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才算是规律的,怎样的的生活习惯才算是健康的。有人一直督促我要有好的生活规律,为了健康有好的生活习惯。答应是答应了,可每次都是深夜睡,下午起。每当对面房间的人起床了,我才开始睡,看下时间,又是午夜2点多。
在这个房子里,很急。三室主体间外又隔出了四间小卧室,十来个人挤在这一百多平米的空间里,有些窒息,更无早起的动力。而我也只能老实地待在这20来平米的房间里,而床便成了主要的活动空间。好在房间有个小窗台,收拾一下还能坐下来喝茶看书,看着窗外听着风声、雨声。一直以为自己最有适应能力的,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去适应,曾经在工地搭块板子就是床的日子也过过近两年,现在才也知道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需要环境的补充的。
醒来又是近中午,头有些微疼,眼睛疲倦的难于睁开。昨晚又是很晚睡,每次都告诫自己要按时睡觉,可在现在通讯如此便捷的时代,摆弄手机又至深夜,昨晚放在床头的书也没能翻开一页。开始在想那些年真好,十来年前自己还是个高中生,那会儿能有个彩屏手机就已经是非常时尚的了,彩屏手机除了正常的通讯也就只多了个播放音乐的功能,手机QQ还没出现,每晚听广播读书便成了我们这些学生的主要消遣方式。那会还流行笔友,在杂志里翻通讯录,给不认识的也许是同龄人的她写信,每个周一都去学校值班室翻一大摞的信,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找到后兴冲冲地跑到寝室拆开。
今天雨终于停了,自己无地可去也懒得动。明亮的光线早已通过透明的玻璃照到房间里,艰难地睁开有点微疼的眼镜,很刺眼。当光线第一次进入瞳孔时,立马你就想闭眼再睡一会。加上头沉重的微疼,脑细胞还没能从疲劳中苏醒过来。手不知什么时候摸到了床头的那本书(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个朋友上回带来的。我向来没有特别喜欢看书的习惯,一般很少看完一整本书,看过的书也屈指可数,可也不知道曾经的学生时光是怎么度过的,一没好好地谈恋爱,二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却这么庸碌地完结了。昨晚的场景还在脑中回放,想起已经逝去的他,一个年轻的生命。这近一年来我尽量少去接触有关于他的信息,删去他的电话和发过的信息,删去QQ、微信,在朋友面前不去提起他的名字,尽力去安慰他的妈妈,就当生命时候也没发生过一样。想为他写篇文,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就这样过去的场景搅动着我的脑袋,像搅动着粘稠的溶液,艰难沉重。
看着锅里昨晚熬的粥,还剩一点,就热下将就一顿,这会儿我不想出门,脑袋还没恢复,精神还很疲劳。泡上一杯清茶,就当了解这无聊的中午,或再去沉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