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第十六》02:国运推演公式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先生说:天下有道之世,一切礼乐征伐的命令都从天子那边发出来。天下无道之世,礼乐征伐的命令则从诸侯那里发出。从诸侯那里发出来,大概最多十世,鲜有不显现出弊病的。若是从大夫那里发出,最多五世,没有不显现出弊病的。到了由家臣来执掌国家的命运,三世便很少不显现出弊病的。天下有道之时,政权不会旁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之时,庶人也不会参与议论政治。
孔子与冉有之争,毕竟是关起门来的内部之争。客观来讲,冉有丝毫没有一点争的意识,只是不能完全消化老师的学说,只能依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苟且而已。再回到老师那里,毕竟因为选择了苟且,有些不够敞亮和硬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孔子骂冉有骂的再凶,那也是有着深厚的师徒情分在的。孔子讲冉有和季路“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话说得狠,好像众弟子之中,没有比两位更窝囊、无能的了。
骂完了,解气了,老人家还得心平气和的讲道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儿到底是什么性质呢?
借助新发布的这个“国运推演公式”,孔子算是把其中的道理讲明白了。估计冉有和季路也明白老师为什么骂得那么凶了。
一、礼乐征伐该自天子出
孔子讲:“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句话的反面是什么?
就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就其本质而言,礼和乐都与天地有关,前者是天地之序在人身上的体现,后者是天地之和在声色世界的映射。天地的事情,自然要交给天地。奈何天地不言,只有让得天命的天子受累了。
《礼记》《尚书》等文献均表明,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制礼、制乐的。即便是帝王,也要等到取得了现实的功绩之后,才能制乐以纪念。所制之乐,实际上直接回答了帝王之德的由来,是帝王德行的一种彰显和表达。
至于征伐,这种带有生杀予夺性质的权利,更是应该紧紧攥在天子手中,因为天子是受了天命,替天地执掌天下的。
二、诸侯以下越位——每况愈下
足球比赛中,有一个越位的概念,是指进攻队员提前超越对方防守队员形成的防线进入进攻位置。
在天下治理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越位的概念,那便是天子未能成承担起号令天下的使命,诸侯、大夫、甚至陪臣抢先替天子号令天下。
足球比赛中的越位者和被越位一方完全不在同一个阵营中。天下治理中的越位,则很可能是在同一个阵营之中的替代,至少从表面上,是属于同一个阵营的。
孔子有一个基本认知:诸侯以下越位——每况愈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十世之内不出问题是很少见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不出问题就不错了。至于陪臣执国命,能坚持个三世就不得了了。
天下时天地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是应天命治理天下,自然是没有多少问题的。诸侯是天子的诸侯,天子的诸侯代替天子干活,难免已经有些吃力了。之于大夫,本来是为诸侯服务的,最多站在诸侯的立场上想想问题,便已经是不得了的“高瞻远瞩”了,他怎么可能有天子的胸怀和见识,怎么可能站在天子的立场上治理天下?至于家臣,那就隔的更远了。
孔子所讲的诸侯以下越位——每况愈下,不仅仅有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问题,还有个自然规律的问题,立场眼光的问题。
三、真正的高明——庶民不议
《菜根谭》上有句话叫“君主在上,虚壹而静”。
这个“虚壹而静”,说到底,实际上是庶人眼光看过去的结果。用今人的想象力,去揣度“宫斗剧”,许多简单的小白都说——自己在宫斗剧中是第一集便要挂掉的那个。不是后宫歌舞升平,只是隔的太远,你看不到其中的刀光剑影而已。
庶人踮起脚尖可以看见陪臣的行径,瞪大了眼睛没准也会瞅见大夫一两眼,命好的话,碰到一回诸侯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能看见天子的机会,大概是少之又少的。
孔子讲:“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有道时,礼乐征伐出自天子,“政不在大夫”,庶人哪里能够有机会咂摸明白。对于摸不着头绪的事情,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议论?
有人概括近代税收制度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天子行政,是一个劲儿地朝着这个境界进化的。庶人压根感觉不到疼痛,春风化雨一般悠游自在,整日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非议?
重新回到孔子骂冉有和季路那件事情上,“季氏将伐颛臾”算什么,说白了就是“陪臣执国命”,甚至从冉有、季路算起的话,连陪臣都算不上,却试图征伐,这不是不懂“礼”是什么,说到底这是压根没有见过老师的“国运推演公式”。
这样做,怎么会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