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明白,你们班主任怎么会选你当班长啊?你哪里有当班长的样子?”
看着站在我前面盛气凌人的女孩,我只能弱弱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诶。”
待她不理睬我之后,我躺回自己床上,源源不断地泪水打湿了枕头……
这一幕场景我至今也不敢忘记。
我记得那是我在上初二的时候,刚下完晚课回到宿舍,正在翻找衣服。
睡在我对面的那个女孩子站在我前面用力的甩袋子,袋子上有水,于是我平和地想跟她说能不能去旁边甩。
谁知道我一转过去,还没说话,她便有了开头那些言语。
因为当时刚搬入新校区,所以暂时混寝住。
我们是重点班,她们是普通班。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因为我通过朋友的一些评论和自己的观察发现她的素质并不高,她喜欢跟人打架,逃课,爆租口……
其实那个时候,我还非常赞同学校的做法的。
因为层次不一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在同一个班。
这里的层次,不单纯指成绩。有些成绩好的未必素质就高,成绩不好的未必素质更低。
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更热爱学习和探索的人,他的修养和一些行为是相对更好的。
后来回到自己班上的寝室之后,我才觉得,终于离开了那个记忆不怎么愉快的地方。
我不知道这个女生后来怎么样了,毕竟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过客。
但是她的话却像是我的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那种阴阳怪气的语调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以至于第二天我就给班主任写了辞职申请,从此再也不当班长了。
虽然我也知道当时自己的能力确实不够,没法胜任班长之职,但是当时她当着全寝人的面嘲讽我,让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大家了。
青春期的女孩是敏感而脆弱的,尤其像我这么玻璃心的,无法接受的时候自然只能以眼泪的形式发泄出来。
当时也比较懦弱,不敢起冲突,因为我知道这对我没一点好处。
倘若时光倒流,我真的好想抱抱当时的自己,并对她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幸而有一个好朋友听说了这件事,过来安慰了我好久。
说了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既然她说你不行,那你就做给她看啊。
可是最终,我也没有像小说那样,开挂成功。
现在想想,其实人长着耳朵,不是让你每一句话都要听的。
不重要的人,他说的话,做的事,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为什么要让这些不相关的人和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和本该有的自信?
选择性的接受他人的言语,是一种智慧。
而不被消极的言语影响,是一种境界。
在修心这件事上,我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