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埋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向内发现更多的乐趣和优势,告诉自己现在已经比别人好很多了。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也许,可以更加发散的思考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到去与外界的交流和拓展,去积极的向更高更广去努力。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这两种态度也许会殊途同归,也许会大相径庭。两种态度的目标不同,实现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模式也不同,作为个人来讲,展现出的状态、气质也不同。前一种可能更安静,后一种可能更外向,前一种需要坐下来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学习,后一种需要不断的思考、交流、调整……
时间固定、精力有限,每天做了这些就做不了那些,兼顾也可以,但需要在两种模式下不断切换,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状态和模式,会很辛苦。
第一种模式,只要心甘情愿,也很好,但有时不免会觉得,太过于狭隘,过于自我,有点固步自封,尤其是为了心理平衡,努力觉得自己现在最好,不和其他人比,是否会变得夜郎自大、或者自我内循环,会失去很多其他的更广阔的东西。
第二种模式,在社会的发展中永远是主流,但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做支撑,因为很多努力不会取得想象中的效果,或者过多的交流和沟通,减少做实际工作,可能会显得空虚和不踏实。
无所谓对错,关键是看自己怎么选择。不论哪种选择,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自己坚定的走好,尤其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心,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右边的石头,其实,随缘就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信心太重要,大部分人缺少的不是,而是信心!
通勤时间,从每天30分钟,到每天2个小时,早晨的地铁,每天人都超多,想写点文章需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
看到早晨就喝啤酒的硬核大爷,在不停发微信的非洲黑姑娘,嘴里不干不净的高中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有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时候社会逼着你选择自己的人生。
不开心的时候,就听听歌,看看书,不思考,也不生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