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来简书呢?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这里有一个让自己十分舒服的写作界面,它满足了我最基本的写作需要(虽然被吐槽过千百遍的删除漏洞至今仍未解决)。而其他文字编辑类软件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各种格式的编辑里,而忘记写作的初衷。
简书标榜“阅读与写作”,说实话,我分配在这里阅读精力很少,绝大部分用在了成本书籍的深度阅读上,即使零散时间也用在大象公会这种知识含量让人仰望的公众号之中。这也许是兴趣的差异导致的,我是认为现在简书的“阅读”,很多都放在了“观点”上,绝大多数仅是“点”而已,要形成比较深度的系统性阅读环境,还要多动些脑筋才行。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有人觉得不是这样,吐槽我,我也会认真倾听。
我写东西,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啰嗦。早些时候还能讲些天花乱坠的句子,后来看的越多就越觉得“大家”作品的受众几乎都指向普通人群。所以,就自然而然的习惯于把话语说的平实一点,生怕看客读了皱眉头。再以后,思考问题的时候又倾向于各种论证,我是认为假如你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那把这种“观点”自以为是的广布天下,难免贻笑大方。(看简书推荐的时候,个人故事还好,但是很多观点性的文章都是有待斟酌的。不过,貌似有些人倒是真的能够自我催眠似的“深以为然”,这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譬如地理环境的政治决定论,乍听到的时候觉得真是这个样子,并在很多人的讨论下默默接受。直到后来看的更多,极端相似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生态,这就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反例。为什么以前不知道呢?因为所有试图证明自己“得道”的人,都是选择了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所以,在我的认识里,人类发展到现在,四五千年的历史,假如一个人还能说自己有了新观点,那我首先佩服的是他的勇气,哎……
即使现在的所谓“互联网思维”,都在讲传统产业的衰退与崩塌,仿佛人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可是再传统的东西也不过一两百年的历史好吧,从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这一路过来,这种整个社会生态的变革不是没有发生过吧?我承认每次都有各自的特点,但言之凿凿的就说这是没有过的,那是没有过的,是不是有些太过武断?
所以,从“阅读”这个层面上讲,我并不看好简书。不管现在多少人崇尚快餐式的阅读,但深度阅读始终会在有阅读习惯的人群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甚至认为,但凡真正形成了阅读习惯的人,最终都会向深度阅读的方向靠拢。
那么,写作呢?这是我现在还站在简书阵地里最主要原因。
我是一个有讲述欲望而没有多少展示欲望的人,换句话说,我是一个注重自我满足感的人。这样看来,简书现在足以让我满意。
但很显然,简书不能为了满足我这类人的需要而“不思进取”,人家也应该是有着走向互联网大佬宝座的志向的。所以,简书一直在试图突破自己,最近专题都开放了。这是一个怎样“躁动”的节奏啊。
简书是希望靠“阅读”和“写作”来圈用户的。窃以为,“阅读体验”是一件投入大而且效益判断很难的事情,具体拿什么指标去衡量还有待商榷。而且,致力于打造这种体验的网站已经不少了。而“写作”从稿子数量上就可以得出基本的判断了。唤起注册用户写作的欲望,要相对容易一些。
如果有一个注册用户的阅读/写作比,来衡量注册用户写作比例的话,估计简书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所以,简书圈起来的,是一群写作需求相当高的人。同时,平心而论,我不认为我们国家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因而,保持和增加简书阅读人群的数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我十分感谢“简书”,并且希望这群人能够做各种尝试,一直走向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