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感谢”,要求去感谢群里的一位或几位学员,因他为你点赞,点评或者留言。郝先生的感谢留给了群友青词老师。
感谢她的鼓励。她是第一个在简书平台上为先生评论的人。郝先生在简书上发布的第一个小文章,就是这次写作营的第一次作业成果。记得发布一个半小时左右,即收到了网友“青词爱阅读”的点评和打赏了(当然,也有弗兰克的点评和打赏,一并感谢)。这突然让人有一种错觉:简书这个写作平台好像特别容易被读者注意到。欣喜自己写的一个小作业,竟然这么快能得到网友的评价。当时并不知道这位青词也是弗兰克写作训练营的学员,这一个评论给了郝先生很大的鼓励。
最近在反思自己的优势,应该会有三项:一是思考二是讲课三是写作。但写作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练习,也特别需要被指导、评价和被鼓励。弗兰克的基本理念是“为他人写作”。在写作的世界,读者即是上帝;对于专业作者而言,只有读者能赐予其“日用的饮食”。所以,读者的评价对一位刚起步的作者而言就异常珍贵。这感觉就像一位新导演拍出来的戏既有内涵又雅俗共赏观,叫好又叫座才是王道。写作,也是一样。
第二是感谢青瓷老师的敏锐,她留言说“一定是有所体验,才会写得如此深刻”。这评价说明她已经用心阅读了全文。作为一个作者而言,有功力让读者用心去阅读,读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在思想情感,是最大的欣慰了。感觉深刻也说明了文字运用合适,表达的情感真实。这是郝先生第一次尝试着去写一个虚构的故事,能让读者评价“深刻”,也算是小小成功。
第三是感谢和欣赏青词待人如沐春风。她在群里发言不多,但是同学们都喜欢她。原来她是一直在用心地点评同学们的作业。这一点郝先生做的十分欠缺,几乎没有很系统的做过点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收到任何同学的感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什么一定会收获什么。今天的作业也印证了这一点:两百多位学友参加同样的训练营,收获到的感谢数天壤之别。郝先生觉得,这也是弗兰克的良苦用心。他把在讲课时提到的写作理念融入到了设计作业命题之中:为他人写作,为他人点评,成就他人,自己才能收获更多。
想远一点。感谢这件事情,在发心的时候就要马上行动,让被感谢的人知道和收到。这次作业要求必须用视频的形式录下感谢的话,再发给被感谢的人。这对训练营的学员是一个挑战,也是逼迫大家认真理解“感谢”这两个字的一种独特方式。试过之后,觉得这样的设计非常有价值。
在4D卓越领导力系统里,第一个有效的领导力行为即“真诚地欣赏与感激”。4D创始人查理大师在这个版块讲过一句话“不要等你没有机会说出感谢的时候,才想起去感谢他人。”而现在你想感谢谁呢?发了心就马上做吧!拿起手机,录一段语音或者微视频,哪怕是写几行字,马上发给你现在想到的人。
习惯于表达欣赏与感激,我们将收获更多。
今晚,郝先生沐浴更衣,双手合十,感谢弗兰克、青词和训练营的全体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