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最近磨叽的越来越叫人心烦,每天不是奶奶就是妈妈再催,米米,快点,几点了,要迟到了!;米米,几点了,还不睡觉?米米,你水杯的水要等到几点喝?他们在心急火燎喊破喉咙的时候,米米还是她自己节奏,要么就是看着书慢腾腾的答应着,就来了,要么就是光着脚满屋子找昨晚和妹妹疯玩时不知道丢到哪里的鞋子,这个时候,她奶奶或者她妈妈的表情如出一辙,在客厅里掐着腰,满脸怒气瞪着小蜗牛。
那天晚上她作业的时候,过几分钟就去看刚给她买的小仓鼠,对于一个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专注力保持15分钟真的有点困难,特别是周围有她心心念念想看的东西的时候,磨叽症又犯了,我忍住生气,不动声色说道:米米,你还有五分钟时间完成作业,五分钟做不完作业,我就不会给你签字,让老师给你签字!你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也可以不按时完成组作业,你自己选择,她看了我一眼,抓起笔迅速的做完作业。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准备上学,我送他,她又开始倒腾东西了,跑到阳台上看了下小仓鼠,给几个布娃娃说了会话,当她提着鞋子找红领巾的时候,我说到,米米你还有一分钟,一分钟后我自己走,随后开始倒计时,还有二十秒的时候,我就开始开门,一只脚迈出屋外,她一看我真的走了,拿着东西就屁滚尿流的跑过来,气喘吁吁的的说,爸爸,我们走吧。是啊,你可以选择自己走,也可以和我一起走,你自己选择。
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家儿子每天起床都磨叽,就是东摸摸,西摸摸每次都是喊破喉咙才算赶上上课,问怎么办,我直接说,不要管他,只要告诉他他愿意上课就动作利索点,不愿意就随他。朋友如法炮制,因为孩子在学校很听老师的话,怕老师批评,一看爸爸着急走,多余话一点都没有,直接早饭没吃上学去了,以后就是每天自己按时起床。所以给孩子选择的效果大于给孩子语言的效果,在这件事中,大人能掌控的只有自己,孩子掌控的也只有孩子自己,大人只能改变自己掌控能力范围,然后影响孩子发生改变,给他更多的选择,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样你才能掌控好全局。
记得有一次送米米去幼儿园,遇到一位年轻的爸爸正着急让自己的儿子下车去学校,孩子哭闹就是不下车,爸爸吓唬他一会说下午不来接你了,一会说不给你买玩具了,可是孩子哭得更厉害了。爸爸急的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之际,我过去了,蹲下来对孩子说,宝宝,你是愿意在车里继续哭哪?还是愿意去学校里玩昨天刚来的新玩具呀?孩子的哭声小了下来了,眨巴着眼睛看着我,我刚从学校出来,看见好多小朋友在玩新玩具,你要不要去呀?孩子停止了哭声,乖乖的跟着爸爸去学校了。
通常大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映就是着急,一着急导致心气浮躁,害怕孩子给自己添麻烦往往急不可耐提高嗓门,抛出恐吓和威胁比如打死你,不让你吃饭,叫警察来抓你等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言论, 再然后就是气急败坏,最后让孩子掌控全局,大人没辙,白费劲儿。所以大人要改变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自己能控制的方式,给出更多的选择。这种选择当然是你既定想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这样才会收到你预想得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