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牵动着很多中国人的心,不仅仅是参加高考的考生,更是无数站在考生背后的家长。而承载的却是大多数家庭对未来的希望。
有人可能会说,高考有那么重要吗 ?网上有段子说没有参加过高考就创业的人后来当了许多“985” “211”高校毕业生的老板,于是有了“读书无用论”;网上曾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引起热议,于是有了“阶层固化论” 等等都似乎在传递给我们一个消息: 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努力奋斗没有用。
在现代的中国,人们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有很多,高考不再是实现人生追求的唯一途径。而高考本身的成败的确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如有很多人高中毕业直接申请到国外的大学留学,或者不读大学摸爬滚打最终创业成功者,但这相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仍是极少数。高考虽然无法完全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但在我看来,现阶段它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性制度之一,一定程度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考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广大知识分子欢欣鼓舞,当时的录取率非常低大概4%,但依然给了大家很大的希望。因为高考作为社会阶梯,让大家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可以打开向上的通道。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实现自己人生追求的价值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人生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高考成败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命运。但如果没有高考制度,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尤其是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考生来说,很多人可能继续延续父辈的职业,或是尝试从底层打拼实现命运转变的可能性很低。而通过高考考上好的大学,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养,找到尽可能好的就业机会或者是创业途径,改变命运的概率大大提升。四十多年过去了,尽管高考不再是决定命运的必要途径,但它作为社会向上阶梯的本质没有改变。现阶段通过高考争夺稀缺而优秀的教育资源,它仍然是相对最有效最公平且成本最低的手段。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的确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备考过程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毅力和耐心
古有“十年寒窗,一朝成名” 。而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出考生过去十多年的综合能力。任何高考取得优秀成绩的考生,无不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辛勤的学习。而长期漫长的备考过程,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对任何一个必考知识点细致末节深究的耐心和毅力。这些隐藏在应试背后的基础功力,虽然不直接考察,但确实间接必要素质。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考不仅仅包含直接考察的知识掌握运用情况,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备考过程中对自己素质的培养更值得在以后延续。
高考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高考不是终点,它是一个里程碑,宣告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一段新征程的开始。高考成败只是决定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而后续阶段如何则跟下阶段的自我管理有直接关系。新的阶段仍需要继续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和提升的重点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