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了高中时的日记本,记录的是自己高中某段时间的中的心境。当初的不解与迷惘,在时间的洪流里渐渐消散,与此同时又开始了新的联结。那时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一种思考,只不过这种思考更多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尚不到理性的高度。可当这种让自己百爪挠心的存在,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时,就不仅仅是片刻即逝的感觉了,而是被赋予新的意义。心灵的成长也不是无迹可寻的了。它让你在感慨世事变迁的同时又能对自己多一份包容,对时光说一声谢谢。
当时的疑惑已然成为了新的疑惑,你永远无法穷尽一个涉及到人心的问题。它的维度和广度导致了个人思考只能是个循序渐进并且在某个特定维度上的存在,所以永远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在此,矛盾观和发展观的内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有一种学习开始于理论,也终结于理论。有一种学习开始于经验,也终结于经验。前者少了自己的体验,后者则囿于自己的体验。突然,灵光一现。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结论。略高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理论学习,是较为稳妥也是效率较高的学习。其中学习所得也是实实在在能拿的出手的。而对于那些远高于自己的实践经验,但自己的思考够得上的(凭借想象与思考)的理论学习是一种突破性的学习,在此之下的学习所得会是一种朦胧不清的感受,是你经验的一部分。你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在生命中的某个时机去应用它们,或是毅然走出自身的舒适圈,去实践它们。前者是一种顺势而为,后者是加速或是改变自己的命途。按风险和效益来评估,两者各有各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