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8-尹-民族-证券。原计划想找份兼职经纪做,后来竟没怎么谈到这个主题,最终他的建议还是我好好找份工作,业余做股票。他从92年接触股票,一直到96年中才全职做,即有4年半时间是业余的。他之前做过很多工作,办公室主任,开摩托车工厂,当时每年还赚十几万(应该不是每个月,记不清了)。大长江的可行性报告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他写的,他参与了这个事情。他在96年毅然放弃所有的东西,进入股市,当时其他的工作还是做得很不错的,这个勇气可嘉。
他当时有12万,去证券公司透支了36万。(当时叫透支,以前还没有融资。)很快,他的第一个一百万就到手了。
他强调了勇气。
我问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他说自己的智商是比我们高的。以前不怎么读书,后来花三年,在全班第一,后来考上新会一中,后来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当时除了北大,清华不够分数,其他的大学都可以去的,当时还没有浙江大学。(这种人的智商真是不一般呀!)
他说他能看到的很多东西,我们看不到。他今天也确认了他解读政策很好,叫我们也要关注。
中国的经济之前在高速运行,走到现在,速度降下来,谁也说不清以后会怎么样。
他说做股票最忌xixishushu(白话,不够胆,没有魄力),在低位不敢进大股数,在高位不果断下决心卖。他朋友不敢买进国投电力,本应在这个时候买进。(国投从7.65跌下来,一直跌,到6.8左右走出了一条小中阳)。
他说,我和小勇用这个方法选出来的都是白马股,赚不到大钱。要赚大钱,要靠黑马。做价值投资是赚不到大钱的,做投机才能。股市中赚钱的方法是很多的,有投资,有投机。(他也做T,比如今天,他准备做唐山港,但观察过,觉得机会不大,就不操作。)
他叫我不要过于迷信价值投资,不要局限自己的思路。价值投资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他建议我要学会看报告(财报之类),报告一出来,第一时间判断出好坏。然后采取行动,让后面的人帮你抬轿。因为我早已进场或者出场。
比如国投这次的5亿元的计提,他一下子判断出来,是基本面变了,令到每股收益大降。他本来也持有很多国投电力,但他在7.6左右卖掉很多,然后等它跌停了,开始第一天走出一根中阳线,他又进场了,他分析了利用这种情况,降低他的成本,他的国投现在的成本是5.7元,小勇的是6.3元,后者是没动过。他说本来想叫小勇卖掉(再找机会买进),但小勇不是他的客人,想想还是算了。他说国投的第一目标位是暂时到达前期高点,就是7.65左右。他会建议在7.6左右的高位减仓,等低位买回来。我们没有做到这个动作,是非常可惜的,白白错过了这段差价的机会,从7.6跌到6.8左右,对于一个7元多的股票,这是一个很大的波幅了。
我说了格力,是否可以在它打开涨停板的时候一下卖掉手中股票,然后买回来,他说这个不一样,这是市场情绪行为,不一定有机会买回来。而国投是基本面改变了。他说小勇23元左右进场应该不是一个好的动作,如有可能,应该等它下来在格力第一个涨停板的地方再进。(附:格力收购银隆,涨了三个涨停板。位置大概在23.3多一点)
我的感想:尹生对于国投和格力的判断非常准确,能一下判断出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
至于小勇的方法,他说小勇只是一把刀,暂时可以先练好这把刀。但我们应该有两三把刀能用。尹是短中长线相结合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比例。给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尹生的资金利用效率是非常高的,他能充分利用资金增值。他说价值投资的资金利用不好。
我的感想:我本来非常相信格雷厄姆,巴菲特这套,相信小勇这套。、但经他这么一说,真心觉得价投只是一种方法。他打破了我的思想禁锢,令我持开放的态度看待这个事物。现在看来,在A股赚钱的方法是很多种的,而且它必定有投机人的一番天地。他说机构也在赚一个价位,比如粤电力B。这种刷单行情我是早看到的,只是暂时的思路在价投。如果把基本面和刷单,或者我之前的美股的方法结合起来,不知会产生如何的效果?不说有一天放弃价投,但价投必然只是其中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很多方法。
会计知识懂一些就可以了,不用太专业,懂基本的就可以了。另,尹嫂在江门电大教会计,她叫看基础会计,中级会计等。他还说小勇就是计算得太精细了(这可能是一个误解)。无论怎么说,不要过于看重细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原则。《聪明的投资者》里面好像也有这么一句话:忽略和过于重视都是不妥的。(它不一定指计算,应该是对投资的各个方面。)
尹喜欢买低价的股票,绝对值低的。另外,很多市值是在100亿之内,他说盘子小,才好拉动。很多散户买股票根本不考虑价值什么的,他们觉得低价就买,那为何不让这部分人为自己抬轿呢?他看到并参与了低价这个机会。他当时不买格力,就是觉得它价格太高了,比较低的时候是18元多一点。
买卖的依据很重要。
他买了现代投资,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他说,它至少值15元。他今天在观察唐山港,准备做T,赚一点,但貌似机会不好,就没有做。他平时也会做一点T.
机构也在几个位两边摆单进出场。
我说我看林奇的书,巴菲特的书,还有一些国外的其他的书,他说有可能这些是骗人,真正的东西别人不会说。对于这点,我暂且保留意见。他也说到,但居于我是初学,学这些是有必要的,首先要了解是怎么回事。
打新是不错的机会,要抓住这种机会。不要放太多心思在B股,这里空间不大,长期来说,涨幅不如A股。除非到时同A股合并,存在这样一个机会。
无论谁提供了什么建议,最终做决定的是自己,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杠杠,他觉得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否则砍到自己的脚。他现在用20%的负债。(应该是20%的杠杠比例,即借了他总的资金的20%)。最主要是自己觉得可控。没有人不借债的,格力这么赚钱的公司,也借债。人同企业。他还问我,你觉得20%的负债率,有多大的风险?是的,但前提是有经验,有信心,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没有什么东西是百分百的,都是概率,只是有时候赢的概率很大。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股票当然更是如此。
他说到一个比率,主营收入/市值。这只是其中一个比率。要学会综合运用,不能只看重一个。高的分红率也是一个因素,不要过于看重。尹生选的很多股都是分红不多的。他说赚钱的国企,分红才多。
不需要每个股票都赚钱,其中赚的个数多一点,除了补回亏的那点,剩下的就是赚的了。
他前段时间借了一笔钱(应该是500万,因为5万只占了1%左右),现在亏5万(主要是手续费等消耗了),他说只要能打中四个新股,就赚20万,纯赚15万,何乐而不为?
他的其中一个账号有691万。他有一个团队,他出技术,其他人出资金。
另,上市公司做账,有可能涉及到利益输送等,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情。(这样说来,国投是不宜过于重仓的,至少国投的高管没有一个是持有国投股票的,这很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而不像格力,董明珠在增持。)
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一个跟着他学,学到他的东西,他说别人学着学着,就产生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就偏离了。没有一个成功的。
备忘:600668尖峰集团。现代投资,唐山港。国投电力,长安B.世贸发展。他买了兴业银行。
大致总结一下,我觉得他的资金利用效率很好,果断,分析能力好,智商高。不拘一格,能根据市场做长中短的风格。感觉他不唯书,什么都不唯。他说的东西都是和中国市场有关,真正是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另,他之前说过,一定要在低位进场。今天问他是图表上低位,还是市盈率上低位。他说是相对低位,什么都是相对的。
�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