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岁的孩子熟睡之后,她含着眼泪,最后亲吻了孩子的脸颊,提着早就收拾好的皮箱,背过脸去,关上了家门。
不记得这个出走计划从何时开始就在她脑子里盘旋,她在郁闷、愁苦和对孩子的不舍中,整整酝酿了5年多后,最终说服了自己:“以我现在的状态,无法成为一个好母亲,还不如离开孩子。”
出走之后,她首先是找到了住处,然后四处找工作。
她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人给她介绍约会对象,她也开始接受心理咨询,从头梳理过去数年的生活。
慢慢恢复了气力的她,该执行第二步的计划了:离婚,以及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这就是电影《克莱默夫妇》所讲述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情感从破碎到整合,它让我们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在婚姻内外的沟通与成长。
1
什么阻碍了婚姻里的沟通?
影片前半部分,一个妈妈离开自己的孩子,剩下这个爸爸手忙脚乱地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被老板骂,差点丢掉工作,职业的升迁成了问题,孩子的生病、交流都成了问题……看着他慢慢一一应付,你还以为是看“好爸爸养成记”,像《爸爸去哪儿》那样的父子亲情大戏呢。
直到后半段,夫妻俩为了争夺抚养权打官司,妈妈在法庭上面描述自己的生活,影片最深层的情感才揭开:
律师问:“婚后你快乐吗?”
她答道:“我结婚8年了,前两年过得还不错,之后越来越艰难。”
律师:“你想过找工作吗?”
她说:“婚前我从史密斯学院毕业,在女士杂志设计部门工作好几年。结婚之后我也想工作,我跟我前夫讨论了,但是他不听。他拒绝认真跟我讨论这个问题。”
“他曾说过,就算你真的找到工作了,可能薪水也不够付保姆费。”(熟悉吗,是不是好多男人都这么说过?)
“事实是现在我找到工作了,我的年薪是三万一千美元”(当时丈夫听了一惊,她赚的跟他差不多。)
律师继续问:“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她答:“是的,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也选择了离开他。过去5年婚姻中,我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困惑,我很需要有人帮我,但是当我向丈夫求救,他并不真正想要听我说话,所以我们越来越疏离和孤独。他对事业很投入,由于他对我的恐惧不关心,对我的感受也无力面对,我几乎没有任何自信,我很害怕,不快乐,在我心里,除了离开别无选择,当我离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状态很差。所以我不在孩子的身边比较好。”
“后来我到加州去做心理治疗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那么糟糕的人,除了孩子之外,我还需要创作或情绪上的疏解。”
“我并不想离开我的孩子,我可能一辈子都会因为这个而自责,但是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离开对他最好。当时,我在那个家里完全不是我自己,我不知道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所以我想最好不要带孩子走。”
“后来我得到一些帮助,而且我非常努力,成为了一个健全的人。”
“我认为我不应该因此受惩罚。我也不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受(这样的)惩罚——失去妈妈。他7岁,需要妈妈,他也需要爸爸,但是更需要妈妈,我做了5年半他的妈妈。而我的丈夫才单独照顾他18个月。”
……
这个母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婚后的孤独、苦闷压垮了她,让她不走不行。
然而,这在男权思维里显然是无法理解的,对方律师这样问她:
“你丈夫有没有打过孩子?”
“没有。”
“你丈夫有没有打过你,凌辱你?”
“没有。”
“你丈夫有没有外遇过?”
“没有。”
“你丈夫有没有酗酒?”
“没有。”
“那他有没有让你生活困窘没有钱?”
“没有。”
律师冷笑地说:“哦,那我知道你为什么离家出走了。”
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观点,一个男性只要没有使用暴力,不酗酒、不打人、不外遇,女人要离婚,就是不可“理解”的。
再来看律师想要呈现给法官的另外一种观点:
律师:“你一生中维持最长的关系除了和父母孩子,就是和丈夫了,这么说,你在你最重要的关系上失败了?”
她答道:“我认为我丈夫的失败多于我的失败。”
律师:“真的吗?你们两个都将成为离婚人士。”(意思是:离婚难道不意味着你们两个都失败了吗,你哪里来的不失败?)
她承认:“嗯,这段婚姻关系是失败了。”
律师追击:“不是关系失败了,是你失败了,你没有维护好这个关系。”
这也代表着当时的主流观点,离婚就是一种绝对的失败,而且原因主要在于女性没有维护好和丈夫的关系。
至此,影片的深层矛盾全部揭开了。这些对话里,集中呈现了很多女性在婚姻中“丧偶式育儿”的苦闷状态,以及外界对婚姻的主流看法,几乎跟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一模一样:
男人说:“做错了什么?我一不打人、二不酗酒、三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有错吗?”
“你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不自己调节好,是你的失败吧?”
“你又不上班,看个小孩很简单,哪里有那么多想法?”
“你看孩子有压力,那我赚钱的压力谁来承担呢?”
……
在丧偶式育儿里,怕的不是真的工作忙到没有时间,而是这种夫妻内心的鸿沟和对峙。
男人的态度中隐含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假设:“我认为我在投入地工作,不关心家庭,又有什么错可言”?
婚恋专家认为,当一对夫妻在同一个房间里,妻子说“今天有点冷”时,丈夫说“是啊”,这种看似无聊的对话是有其深意的,它暗示着:“我们同在一个情绪里,我们认同对方,我们在一起。”
而丧偶式育儿中的分裂就在于,丈夫和妻子的情绪割裂了,彼此活在“合理化”的角色设置里,对另一方的所思所感却不屑一顾。
请看这个最无知无觉的瞬间:
妻子离家出走当天,丈夫一如往常地下班回家,进门就说“亲爱的,你会以我为荣的,我有好消息(升职)……”
此时,妻子已经收拾好行李,她说“泰德,我想跟你说……”(她其实想说她要离家出走了)
“等下, 我先打个电话。”丈夫完全不待妻子开口就高兴地哼着歌儿,一边走进另一个房间。
“我现在要离开你了。”妻子说。
丈夫示意她小声一点,他还在电话里说着“公事”。
妻子按耐着怒火,丢下一堆东西,银行卡、洗衣票、钥匙,说“我现在就要离开你了,电话费、水费我都交了……就这样吧。”她打开门,拿起箱子。
此时丈夫还以为是普通的发脾气,“抱歉,我回来晚了,我忙着赚钱养家,好吗?你别闹了。”
直到妻子头也不回地走掉,扔下了他和孩子。
妻子最后只用“我的丈夫对工作很投入,而对我的恐惧并不关心”来概括这种状态,但是你可以想见,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多少这样彼此在自己的世界里,“背转”向对方、毫无共情的瞬间,是这样的无数个瞬间和细节拖垮了他们的意志。
2
丈夫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有时候婚姻是一场革命,是因为它对抗僵硬的方式,可能跟打破阶级矛盾差不多——先打破彼此的角色地位的悬殊。
什么样的动力才能迫使丈夫转过来,面对对方的情感?当他的屁股从男权的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挪到了女人位置上。
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丈夫开始第一次认真“反思”起她离家的原因,他找来妻子的好友邻居太太。对方告诉他,“你太太是一个很不快乐的女人,她是鼓了很大勇气才离开家门的。”自此,他花了很多工夫去想:她究竟为什么不快乐?
他反思道:“当我的前妻在法庭上说她的婚姻多不快乐时,我想她的话大部分是真的。过去有很多事情我不了解,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改变过去。”
“我的前妻经常跟我说,为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有野心?我想她是对的,我已经体会到了。”
而最关键的是,丈夫被迫承担了妻子的角色单独育儿,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整地感受了妻子的艰辛、快乐,他和孩子开始建立起了一个自己的互动方式,他开始懂得耐心地倾听,他真正地爱孩子,而不是以前仅仅“拥有”一个孩子。他逐渐从一个僵硬的、只会赚钱的大男人角色,变成了“父亲“本人。
最后,在争夺抚养权的时候,这个男人说道:“哪种法律规定,只因性别所致,女人就比男人更会照顾孩子?”
“我至今不记得哪里说过,女人天生有母爱,男人对孩子的爱就一定比女人少?”
“比利(他的孩子)和我共同建立了一个家,我尽了一切力量,不是很完美,但是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吃早饭,他和我聊天后一起上学,然后我念故事给他听, 一起建立生活,彼此相爱……”
你看,事实证明:当一个男人努力学习带孩子时,他是可以带得好的,并且也能通过付出爱,完整自己的人生同时理解妻子。
3
鼓励爸爸参与育儿,我们可以做什么?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提出过“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理论,他说,男人和女人都是“雌雄同体”的,阿尼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当男女相遇,他们会把彼此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投射在对方身上,形成补偿关系。
丧偶式育儿中有两个残缺的人,一个是不完整、苦闷的妈妈,一个是被限定的爸爸。他们彼此把自己有力的一面和柔情的一面锁起来,投射给对方,却又因为如此,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
影片最终为我们展现了这两个人的成长,即两个人彼此整合了自己的两面,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
这也提示我们,唯有个人的完整发展,才能带来婚恋关系的完整,更能带来育儿过程的完整。
很多时候,妈妈会说“爸爸哪里会带孩子?”,“你干不好,一边去,我来”,或者让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育儿责任的优先顺序排在了爸爸之前。
这同样也是在制造一种家庭情感的背向,它隔离了父亲的育儿责任,让父亲的逃离更显合理。
其实,所有的父亲都可以理解母亲,也可以享受到育儿的乐趣,因为他们内心本来就有爱的这一面。
所以,一个过分承担的妻子,和一个还没有学会柔软的爸爸是一样需要“帮助”的,在吐槽之外,我们可以尝试。
没准,我在想,你可以短暂地“离家出走”?如果爸爸能暂时当一下妈妈,这个体验是很珍贵的。比如,你可以每个周末留出固定的一天,或者是固定的几个小时,让爸爸单独带娃!
(如果你已经试过?记得告诉我你的体验…… )
这里温馨提示下
1、单独带娃,就是除了留下必要物件,不要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就是单独带娃!
2、赞美,赞美,不要批评!不管如何,鼓励爸爸的每一次努力,他可能带得不好,没关系,只要肯带!你娃也是他亲生的好吧,只要安全,其他卫生、精致……嗯,我看可以稍稍“忽略”点了。
3、科学分工,明确合作。不要让你的需求和情绪全变成模糊的发脾气,一定要事前认真划清责任,多科学安排,合理沟通,少一些伤人伤己的情绪!
作者:蘑菇姑姑,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十分心理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