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精神疾病”,你会想到什么?
是不是很多异于“常人”的表现?
或者做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
或者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或者和我们很多的“格格不入”?
甚至有些会有“无法预料”的攻击行为?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简单粗暴的把这些归类为“神经”、被贴了这个标签的人会被称为“有病”——神经病!
其实,我们常常口语中的“神经病”和心理学中的“精神疾病”还是有不同的,被“确诊”为“精神疾病”是需要在相关权威机构鉴定的,不是一个轻易就可以随便贴的标签,需要谨慎。
今天的文字,不是为了和大家聊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是想聊聊关于“游戏成瘾”。
随着越来越普及的电子设备、网络服务,关于游戏的成瘾问题也日益严峻起来。并且涉及到的人群非常的广泛,从小孩子,到学生,到成年人......
游戏、追剧、短视频、聊天,甚至......总之,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电脑、手机、网络,沉迷其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再因此而影响或者耽误到日常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我们就会说他——成瘾。
在家和心理咨询中心就接待过很多因为孩子沉迷网络而辍学的爸爸妈妈们的咨询。他们对自己的孩子都非常的焦虑和担心,能想到的招儿都使了,却没有什么效果,只好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
的确,现在的网络生活,似乎是比现实生活丰富些,毕竟现实太……
以前,我们所说的“游戏成瘾”,不过是相对于“一般人的程度”,他们做的有些“过度”(这里大部分是个人的主观感受的刻度,每个人的“过度”标准不一样),但不会把“游戏成瘾”和精神疾病挂上钩,因为,至少我们不认为这是“病”。
但是——
前几日(5月25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拟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精神疾病,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官方称“游戏成瘾”为“游戏障碍”。
根据世卫组织给出的定义:“游戏障碍”指的是一种具有可识别明显临床症状的综合征,这些症状与反复玩游戏而导致的痛苦或干扰个人功能有关。训练有素的卫生专业人员诊断“游戏障碍”为一种行为障碍时,游戏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教育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症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以上文字选取于环球网:游戏成瘾被世卫组织列为疾病:持续一年以上才算
阅读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733174829055409&wfr=spider&for=pc
看完了以上内容,有没有在心里暗自盘算谁谁谁够不够这个“疾病”标准?
在这里,建议你不要轻易的给自己或者其他人轻易的贴上这样的标签:
使用标签可以节约时间甚至生命,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偏见,影响判断,产生先入为主却可能最后被证实错误的观念。必须承认,诊断标签的目的是帮助心理学家和病人,而且他们确实有效:
专业人士可以清晰高效的相互交流,区分不同的疾病,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可以理解并识别,可以帮助病人获得有效的治疗。
然而,当你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请记住:
这些标签会影响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因为我们很容易在自己身上找到某些疾病的症状,之所以会产生这类的情况是因为,很多时候心理疾病只是普通行为的极端形式。只有当这些失控,造成严重心理困扰;导致自伤或伤人;影响正常生活时,才能称为疾病。
(以上内容摘自《心理学入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作者桑德拉·切卡莱&诺兰·怀特)
即使我们不轻易把“游戏成瘾”等同于“精神疾病”,但沉迷游戏中的“成瘾”行为确是客观存在的,以下四点是网络成瘾显示出来的核心成瘾特质:
过度使用 可能伴随着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受损以及/或者忽略如饥饿和睡眠基本需求;
退缩 (当被阻止上网时),可能表现为愤怒,紧张或抑郁;
耐受性 在网络成瘾的情况下可能显示出越来越长时间的上网,或者认为需要软件升级或新软件;
行为的负面影响 这可能包括争吵、疲劳、学校或工作中出现问题、撒谎、缺乏成就感和与社会孤立。
在《成瘾的核心》(<The Heart of Addiction>)书中,作者Lance Dodes博士提到:“事实上每一种成瘾行为之前,都有无助或无力感。成瘾行为是为了修复这种无助的潜在感觉。这么做(甚至只是决定这么做)会产生赋予力量的感觉,或者重获对个人情绪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控制。当然,成瘾行为在服务重获控制这个更深层目的的同时,实际上又失控。在情感生活里,这种悖论并不罕见。因无助而引发的成瘾行为,解释了行为的原因,但这只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解释成瘾背后的驱动力。当一个人生理或情绪被困住的时候,他/她迟早会感到巨大的愤怒—对无助的暴怒。这种无助引发的暴怒,是驱动成瘾的几乎无法抵抗的力量。”
特丽莎·麦克莱伦
咨询心理学硕士,加拿大注册临床咨询师,在心理健康和成瘾领域工作了近20年。她拥有温哥华社区学院的物质滥用心理咨询证书,温哥华本拿比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心理学学士,温哥华艾德勒大学(Alder University)的咨询心理学硕士。
她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临床咨询师协会的活跃会员,也是太平洋萨提亚学院的临会员,现任董事会成员和会员总监。
她目前在一家非营利社区机构担任临床咨询师,她将萨提亚的体验性、系统性和转化式方法与她在动机访谈法、慈悲询问法和创伤知情实践的受训结合起来,服务于男性及女性来访者。
她曾从事矫正工作,为住院和门诊中的男性、女性、年轻人及他们的家庭提供药物滥用治疗,压力、愤怒、抑郁、创伤、焦虑和关系等治疗。
特丽莎也是艾德勒大学的兼职教师,给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讲授《上瘾失调概要》课程。
2019年7月31日-8月4日,特丽莎老师将在西安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带领《萨提亚连接渴望提升“瘾”复原力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将通过讲授、小组和大组讨论、体验性学习、示范和技能实践等方式,简要介绍冰山隐喻、生存应对的方式,以及原生家庭动力的影响,提供一种更积极正向的方法来帮助那些在成瘾中挣扎的人群。
练习,并活在这种方法中会给人赋能,成为更加完整的人,对自己的反应更加负责任,满足自己的渴望,从灵性的本质去了解、体验和生活,从而创造健康的关系。
所以,属于以下范围的你,都适合走进特丽莎老师带领的《萨提亚连接渴望提升“瘾”复原力工作坊》:
青少年成瘾者(游戏、网络成瘾,烟酒成瘾等)以及父母、家庭成员;
把成瘾、物质滥用、成瘾行为看作是其对内在痛苦的应对方式的成人;
有家族成瘾历史的家庭后人;
与成瘾者工作的专业助人者: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医生、护士、教师、护工、一线工作者、现场急救员(内科急救专家、消防员、警察等)。
当我们了解、学会了这些,就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或者是我们的来访者,帮助他们超越伤痛和挣扎,与他们深层次的自己联结,去疗愈,去做健康的选择,建立对美好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