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东隆泰后所人,明朝驰名中外的瓷塑艺术大师,被称为中国的“瓷圣”。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当时,德化窑的烧制技术、瓷器质量、生产品种等方面已获得质的飞跃。
被称为“中国白”的象牙白瓷的烧制成功,瓷塑工艺的成就受到国内外的珍视,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将德化瓷器生产推向新的高峰。
随着宗教的广泛传播,九仙山称为闽南一带的佛教活动中心,瓷器工艺人善于利用瓷土,大量生产各种瓷塑佛像,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因素给何朝宗瓷塑艺术的成就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何朝宗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他秉性聪慧,走遍各地宫庙寺院,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广泛吸收各种佛像等雕塑艺术精华,青年时期就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雕塑艺人。
他在认真总结和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为中国瓷坛与国际瓷坛之精华,享誉古今中外。
他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开创了“精雕细镂、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与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为德化瓷塑技艺奠定了基础,成为德化瓷塑艺术优秀传统的师祖。
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
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魁力。
何朝宗的作品,格调高雅、肃穆大方,不施色彩,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质地美而独步瓷坛。
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他的作品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国际瓷坛的明珠”。
目前,国内外已发现何朝宗的作品49件,均为重要文物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雕塑“达摩”,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珍品,编入《中华国宝》、《中国文物鉴赏辞典》。
据人民网报道,2014年11月26日,与故宫同款的白釉达摩陶瓷立像在在香港佳士得2014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会上,以1444万港元成交(1200万港元落槌),这是德化窑陶瓷首次拍出千万元高价,创德化白瓷拍卖纪录。
何朝宗的艺术成就来源于高尚的思想境界、严肃的艺术态度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他对艺术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献身精神,淡泊名利,潜心于艺术追求。他善于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多次修改,精益求精;经反复审视认可的加盖印记,对稍有不如意者,当场处理,重新塑造。
他十分重视原料的选择与瓷土的加工,不厌其烦的增加精滔次数。尤其是胎料和釉水的配方以及窑温火候的掌
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梁任生教授所肯定的:“何朝宗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德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