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猫记》的题目引人入胜,在周末的午后,我饶有兴致的翻开了这本书。该书的作者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他是欧洲文化史专家,曾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包括美国的麦克阿瑟奖奖金、美国的国家图书评论奖以及法国的美第奇奖提名。这本书为他赢得1979年美国历史学会的Leo
Gershoy奖。
为什么要研究“屠猫”这种行为呢?
因为罗伯特从一位印刷工半自传的书(因为工作需要,印刷工通常都识字)里看到了这个故事:在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小灰”。他们后来在精疲力竭的劳作过程中,经常“复写”这场仪式,来获取欢乐,缓解疲惫。为什么这种残酷的仪式在他们眼中如此“好笑”?这让这位敏感的欧洲文化史研究者很感兴趣。毕竟,在史料记载中,工厂的师傅和学徒同吃同住、同工同休,情同父子。究竟为什么这些印刷厂的学徒要屠杀师母的宠物猫来取乐呢?
为什么学徒要从屠猫中取乐?
罗伯特在这本半自传的书中,发现学徒与师傅的关系并非史料描述的那么融洽。史料所描述的时代已经过去,相反,在1730年代的法国,由于政令削减了印刷厂的数量,为数不多的印刷厂形成了寡头,由学徒晋升到师傅的通道变得极为狭窄,学徒之间也要为为数不多的岗位竞争,印刷工自由自在、不愁吃喝的生活早已成为传说。而印刷厂的师傅却靠垄断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从来不参加劳作,却能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这些资产阶级来说,养宠物是一项文化,这位印刷厂的师母就养了一只小灰猫,她给猫吃烤禽肉,坐在本应属于学徒们的座位上,却给学徒吃腐烂的、坏掉的肉。更糟糕的是,街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猫,到了发情期,它们如小孩子啼哭般尖锐的叫声让疲惫不堪的学徒们无法入睡。正因如此,学徒们对猫萌生恨意,计划了一场对猫的屠杀。
学徒们难道不会觉得屠猫很残忍吗?
在1730年代的法国,猫是一个有着独特象征意义的动物。猫既被许多文人墨客看作智慧的化身,被资产阶级们当作优雅的宠物;却也在民间被认为有巫术、代表了红杏出墙、给男人戴绿帽子。甚至,屠猫在许多节日成为一种仪式。例如,在纪念圣约翰节中,小孩子会把猫的毛剃掉、给它穿上衣服,把它当作教父,送上绞刑架,并且用火烧它。因此,在学徒们看来,屠猫一点都不残忍。反而,屠猫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仪式感和快感。
学徒们杀掉了小灰,小灰是师母最爱的宠物,师母又是师傅最爱的人,因此,杀掉小灰,就会掉了师父家最珍爱的东西。而且按照乡俗,屠猫是对红杏出墙的女人的惩罚,所以,屠猫暗示了师母行为不检点,又可以给师傅戴上绿帽子。这样一来,屠猫一石三鸟,让平时对师父敢怒不敢言的学徒们出了一口恶气。师傅还不能因此惩罚自己,当然是一大快事了!
研究屠猫对于认识欧洲文化史有何意义?
研究屠猫有助于揭示十八世纪法国人的文化的两面:珍奇的一面和寻常的一面。罗伯特无意从一个哲学家到另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来探索法国文化,他试图从市井生活中找到当时的生活策略,窥探“市井之道”——市井人也能够和哲学家一样拥有自成一格的智慧。不同的是,他们思考的不是逻辑命题,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文化习惯,比如故事和仪式。而这些故事通常都在口头流传,难以登堂入室,载入书本,进入图书馆和沙龙。所以,只有通过研究市井人的故事,才更能够理解他们的宇宙观、生活观——在史料中并未记载的文化。很显然,屠猫就是一个很好的市井文化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