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经历
在写完毕业论文之前,我很少有这样大量在电脑上打出文字的机会。这样说有点儿不恰当,应该说我很少会主动的进行写作。
以前也有过自己写小说去投稿的经历,不过是在大学内。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文笔青涩(也许现在也这样),或者其他作品水平较高,所以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参与的奖励。这个奖励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当时说颁发奖品的时候我比较忙,完全忘了这回事了。
换句话说,我在之前很少正正经经的抱着电脑写作。可能把写日记也当作写作过于宽泛了,但我最开始的确是从写日记开始的。这听起来有点幼稚,好像小学生在完成任务。但它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般而言,我只有在具有强烈分享想法的时候才会开始写东西,或者分享图片、文章。而如果当时不好好记录下来,就会无疾而终。最开始写作的想法来源于小说。因为实在书荒,萌生了自己动手的想法。为此还找了很多用于写作的软件,结果我发现它们用来写日记真不错。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并且自动保存。
慢慢的,我就发现自己已经写了很多东西了。包括自己日常,书籍的摘录及读后感,用来练笔的短篇小说,看电影的感触等等。即便我对它们进行分类了,还是觉得里面的东西很杂。毕竟,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想去探寻的事情就是那么多嘛。
二、对我的影响
我感觉写作对我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思维方面。
第一,我从原来的不知道写什么,记录什么,变得开始寻找生活中值得书写的地方。遇见开心的事,值得记录的事,会想写一点东西把它记下来;产生脑洞时会及时写一个短篇的作品;遇见不开心的事会通过写作发泄一下,写完了发现也没有那么生气了……以前这些想法就只是想法而已,不会写下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可以记录的。现在则相反。我感觉写的东西不一定要发表呀,自己写着就很开心。
第二,我感觉自己会自发的想要去阅读,然后书写。比如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或者某个作者推荐了一本书,就会想要去读一读,然后写一写。觉得这本书很好,又会想推荐给别人。我喜欢看小说,从初中到现在看了接近十年。口味也随着年纪变化:中二的年纪喜欢看斗破;长大一点又开始喜欢言情;等到后来有老师引导,喜欢诗词、文言文、经典名著;大学期间非常喜欢耽美。看了很多书,但是真正记下来的没几本。在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常常感觉这本书我读过,但要进一步深究,却又没什么印象了。现在看了书则会记得对摘抄进行电子化,并写读后感、评价等等。
在打字方面,我也感受到一定的进步。至少我现在打字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现在我慢慢的把自己写的东西分享出来,并参与了简书的日更。有时候也会感受到压力。比如:啊,今天的更新还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