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晚我们幼儿园的班级家长群特别活跃!
让一群已婚妇女嗨到大半夜不睡觉的夜话主题,居然是“担心儿子成为娘炮。”
这在我看来简直是杞人忧天,男孩妈妈们却聊得忧心忡忡又莫名高亢兴奋。
女孩妈妈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卧谈会”——关心未来女婿的形象,也是一件大事,绝对要参与。
有位妈妈说,自己娃(男娃)就是喜欢各类布娃娃、还爱穿粉色衣服、爱跟小姑娘一起玩,对男生惯爱的小车啊,飞机啊一概不感冒。
乃么,考试来了——
“我家这个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娘炮”,怎么办?”
02
“娘炮”这个话题,不知道何时流行起来的,高潮迭起、全民热炒则是在今年的9月,央妈自导自演的《开学》之后。
因为新F4给节目开场,所以被喷的尤其多,说娱乐小鲜肉不够资格给孩子们做榜样,太阴柔、缺乏阳刚之气。
本来也没什么,说几句就完事了,哪知道一大堆公号推波助澜,打着“娘炮误国”的旗号正义感十足,不停地质问央妈:这是什么宣传导向?我们下一代还能有阳刚之气吗?他们长大了还怎么保卫国家?东亚病夫的招牌又要戴到我们头上了吗?
本来央妈请的艺人有男有女,有阴柔型也有阳刚型,但是某些人眼光特别独到,柿子捡软的捏,艺人捡“娘炮”喷,这下好了,全国都在批判男孩“娘炮”。
我不太赞同“娘炮”的说法,也不觉得“娘炮”形象不好(就问娘怎么得罪你了),孩提时期,长相清秀甚至爱好女性化,它更多的只是儿童的一种形象,这无关好坏,只是性格和审美不一样而已。
成年之后,一部分男性具有阴柔之美有何不可呢?凭什么“女汉子”就是表扬,“娘炮”就是羞辱?
“娘炮”的形象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更漫长的历史里,我们推崇的男性偶像其实一直很“娘炮”。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帅哥是潘安,他的形象是“美姿仪”。他在一次出行中,引来无数少女少妇的追捧,以至于他出行的车子被鲜花瓜果塞满,比现在的天皇巨星受欢迎多了。从此以后,貌似潘安变成帅哥的形容词,而且是褒义词。
评书里的颜值担当,一直都是“白袍小将”,他们长得简直像一个妈生的,一律“面如傅粉,唇如涂丹”,装备一律银盔银甲、骑白马;就算文学艺术形象上,美男子至少都是“唇红齿白,脸如冠玉”,比如贾宝玉,再比如古典戏曲里的各种帅哥,哪一个不是比女人还要秀气娇美?
说到底,我们历来的审美一直是阴柔至上,“娘炮”当道,几乎就没改变过。几千前来,也没见中华民族被这些娇美的男人误了(这感觉是不是像说“红颜祸水”一样荒谬),怎么到进了今天,他们的作用竟空前拔高,长相清秀、爱好女性化居然就误国了呢?
03
害怕男孩子成为娘炮,无非是潜意识里觉得娘炮不好,这是一种个人偏见外加父母的期望与孩子本身成长之间的偏差造成的。
有些父母希望男孩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英雄,有担当、有责任感,但是这跟外表和爱好没有关系。
说远点,三国时代的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看到了吗?周瑜是“秀丽”,不是肌肉男。而且,他的爱好也不是秀肌肉,而是音律,即使在醉中,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更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绯闻。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秀丽的音乐人,在赤壁之战中,照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及周瑜,大家觉得他娘炮吗?
还有北齐的战神,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不需要“大宝天天见”,皮肤比女人的还要水嫩,然而他领兵打仗却毫不含糊,骁勇善战,让敌人胆寒,让皇帝嫉妒。
那些叫嚷着没有阳刚外边不足以保家卫国的键盘侠们,兰陵王了解一下?《兰陵王入阵曲》了解一下?
近点的,大师梅兰芳的旦角扮相惊艳中外,妩媚多情,但是在抗日期间蓄须明志,谁说他“娘炮”、没有男子汉气概呢?
男孩子喜欢布娃娃、打扮自己、喜欢跟小姑娘玩,怎么就成了洪水猛兽了呢?
这种性别偏见,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
女孩就该有个女孩的样,整天疯玩疯闹像什么话!
男孩子就该调皮捣蛋一下,安安静静像个娘们!
多少女孩子长大后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少男孩长大后,背着“男子汉就该坚强”的压力,不敢轻易流泪?
只从外在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与价值,我们不应该像孩子传达这样的价值观!
娘炮不误国,偏见才该让我们警惕,不是吗?
04
更进一步说,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从源头起都很娘炮。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至善至柔,利万物而不计较自身,在老子看来是最棒的。
水恰恰是女性的阴柔形象,从古至今往往都把女性比做水,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就连武侠小说里,中国功夫的最高境界太极,动作也是缓慢流畅,不疾不徐,要点也是以柔克刚。
整个文化都推崇以柔克刚,怎么突然就容不下清秀阴柔的男人呢?我很好奇他们得罪谁了!
如果不想让孩子看起来“娘炮”,除了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更重要的是父亲要以身作则,树立男性榜样。特别是在孩子3-5岁的时候,父亲的教育可以有利于男孩在心理上、生理上的健康发展。比如爸爸可以在家里建立威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个无形中就会灌输给孩子男子汉的气概。
男孩子天性爱玩,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户外运动,体育竞技之类,在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抗压意识,适应能力,竞争意识等;如果遇到了困难,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和暗示,比如“小小男子汉,我们不要怕”;无形中让孩子认识到男孩的责任和担当。
我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人不屑: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娘炮吗?不愿意的话请闭嘴。
我想说,作为家长,无论他将来长成什么模样,我都不会干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和要走的路,要尽的社会责任和道义。
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思想健全,能独立思考又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其余的,就是他自己的路了。
如果他尽到他的社会责任,不危害任何人,那么他勇敢地做自己,有何不可!又与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