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书就像见一个人。好书总会让人产生相见眼晚的感觉。
一切的缘起都是最初的相识,对我来说,选中一本书大多因为口碑很好,或者正是自己想要提升的某方面的技能,或者只是喜欢的作者所写,就会产生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一下的冲动,才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
同样想要认识一个人,对自己有吸引力是一个契机,因为有吸引力,才触发想要了解TA的冲动,这种吸引力可能是对方拥有自己没有的优点,可能两人价值观很相似(是否真的相似,需要深交才能知道,但是让人产生投缘的感觉很重要),可能是对对方取得的成就感到万分景仰。
我的书桌上,堆着一些因为一时冲动买回来,还没有来得及看的书。有的看到一半因为要看别的书就搁置了,有的买来只是拆掉了书皮,还没机会翻过,上面已经积起薄薄的灰了。它们不断上涨的高度总是快于我阅读的速度,让我心里产生隐隐的罪恶感。心里着急之后,试过提高阅读速度,但是收效甚微。因为长年养成的慢读习惯想要一朝改变很有难度。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文章要一句句读,拿到文章先是粗读,再是细读,根据要求,除了要分析每一句含义,还要明白它在文章的作用,再分析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来来回回,最后看完一页书至少需要5分钟。看完一本400页的书就是30小时左右。如果每天有2小时看书时间,一个月也只能看两本书。在这个知识更新迭带如此迅速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只能等着被淘汰。
与人交往也会这样,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与很多人的认识,后来都没能维持足够长久的深度。在时间和别的新冲动之前,最初的一些冲动被稀释了。就像买回来来不及看的书,要等到来得及看的那一天,可能你就失去看它的兴趣了。所以,真正的朋友总是那个从认识后有兴趣一直联系,并且越沟通越有味道,让你有相见恨晚的人。
有的人适合深交,有的人适合泛泛而交。有的书适合慢读,有的书适合快速浏览。
我们要知道哪些书是适合用速读,哪些则不行。印南敦使的《快速阅读》中明确告诉你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一般是:励志类,心理辅导类的,科学方法论类……这些书贯穿全书的线索比较少,各章节比较独立,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都不会影响全书的阅读效果,就是说即使你跳过一大段也不会让你看不懂接下去的内容。这类书的好处是我的碎片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了。哪怕十分钟也可以看好几页,只要记得阅读时在关键点,做好简单的划线或重点提示,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但是,这类书干货比较多,为避免边看边忘,需要在全部看完以后做一次读书笔记,不用花很多时间,只要将要点记录,每个要点一行字就可以,标清页码,有处可寻就可以。
可是有些书没有办法进行速读,比如:小说,人物传记之类的,因为这类书是以情节或描写取胜,如果一目十行,就会错过书的很多精妙之处。看这种书时,必须找出较长时间的空档,安安静静地看,把自己沉进去,准备好纸笔,看到精彩之处,也做摘录,有时必须写上自己的感悟,以加深对作者思想的理解,透过薄薄的纸张看到作者左冲右突的情感,如果愿意还可以看上几遍,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写作动机。
交朋友与读书不同,永远不能只靠自己一厢情愿就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但是倒可以借由读书找到一些相处的灵感。
慢读的方法更适用于了解和熟悉一个人。朋友之间,认识很简单,相处却是高难度,不假以时日,不经历更多,你就没有办法知道对方的人品或者三观。但是太慢可能会错失良机,我们要明白有些经历可以主动产生,创造相处的机会,经历一些特别的事情,才能明白TA的想法是否与自己相投。要想尽量快地了解一个人,这应该是种比较快速拉近双方的距离方法吧。
相处了四个月的小灶群里的伙伴,看起来很活跃,其实大部分都比较矜持,仰慕的朋友有很多,可是要么不敢联系,要么加了微信之后,就这样失去继续的勇气。当然,也有小伙伴走在大家前面,已经私下有过面约。我想大部分都是慢热的人,虽然心里一直希望每天不要只是例行公事地打招呼、交作业。我们渴望要走近彼此,可是我们习惯了慢读的方式,太慢太慢,我们该做点什么。这是需要费点心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