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飞机放下后缘襟翼,掠过那层淡淡的云霞,念念想的目的地突然就到了在眼前。
对于初见的人和物,通过感官组成当时的感受,也就成了所谓的第一印象,从机舱窗往外,蓝与绿的交融,蓝的,是海;绿的,不同于老家的树木成林郁郁葱葱,这边的绿,绿的低矮,绿的发翠。继续飞低才发现,这些绿,是草的翠。而跑道,在飞机进近高度继续降低时,就这样平行于海滩滩淤之中,也算是看过国内的一些机场,有山里的,有近海的,倒是对于这样的位置分布,使我有几分好奇,也想起朱莉安娜公主机场,从海滩一掠而过,缺少的只是柔软的沙滩和不惧危险的游客。
落地之后,反而有些不知所措,要买AT hop公交卡,身上也没有一块钱的纽币,只能在ATM上现取,所以还得找能用银联的ATM,跟房东已经约好,到了Glen Innes联系他,还得买张手机卡,虽然在入海关之前的手机卡柜台有中文的服务人员给我们耐心解释,但看了vodafone的套餐感觉不实惠,所以最后也作罢。不管了,现在先取钱,后买卡,倒是机场服务人员有汉语的服务让我惊讶,刚开始还excuse me来开头,她倒是只回了一句,什么问题。然后耐心的指着去Isite买公交卡的方向。买了公交卡,用完最后的机场免费wifi查到去目的地的线路,就顺着Isite工作人员的指路来到了380公交,匆匆上车,也没有买手机卡了,这回就这样吧,做错了直接搭车,虽然心里根本没底,谁能知晓我会到那个穷乡僻壤。之前听说纽村的交通简直了,所以一直担心公交和小火车会不会下班了,但是还好,在重要的地点上,他们比较晚下班,这也算一点小惊喜吧。没有流量,只能用google的无流量导航标定位置,所幸找到了小火车的转换点,正确无误。就这样上了小火车的站台,没有刷卡进出的横档,只有提示tag in/off的指示牌,一根黄柱立在入口处。
小火车和国内的轻轨相似,有站点,有路线图,有时刻标牌,而两条线路有时运行在一条线路上,倒是让我想起了厦门的BRT,唯一的不同在于,在这里,我坐错了车次,相同的目的地Britomart有两条不同的路径,而我就上了先到的那列,就这样,坐过一站后,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后,匆匆下车。还好这两条在这一站还是重合的,时刻标牌标识的是目的地和via经过的站点,所以我只需要重新上正确的班车就行。到了站点,因为没有手机卡,也不知道怎么联系房东,所幸之前有看过房东的地图,附近就有pak n save和countdown商场,但是没有看到countdown,只能去park n save,拖着厚重的行李箱,就这样,闯进了park n save。
没有多余的心思逛商场,对于这个初次进入的地方,只有一层,却高的离奇,反而有点像是批发市场,整齐的商品摆设才提醒我这是一家大超市,拿了一张2degree的手机卡,结账,就赶往地图上的目的地,其实内心虚得很,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街道上行走,也不知半路会不会冒出来哪个酗酒大汉,街道只有来往的车辆,没有一个行人,也不知道纽村的人们的夜生活是怎么度过的。
就这样急急的赶到路口,打了电话,进了房东的家,坐上沙发,终于,有了落定的感觉。跟房东讲了这一路的赶集,被取笑道一个男人怕什么,也是,一个男人,不怕点什么,能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