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觅的万里长梦,一个朴素的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杨绛
今天5月25日是杨绛先生的忌日,我很怀念她。
几天前,我闲来无事,便重温了她晚年时候的最后一本温情作品《我们仨》,距离第一次读完,已有好些时日。这段时间一直很想写些什么,但每当我提起笔,迟迟无法落下,心中又伤感,又幸福,又敬佩,还有怀念,五味杂成。我该怎样来叙述这样一本不是很厚,甚至相对单薄的书?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高谈阔论的评议杂谈,有的只是含情脉脉,娓娓道来。92岁高龄的老人,不知得鼓起多大的勇气,历经四年,才可以默默得细数着,回忆里那些可能已经久远得暗淡无光的细碎故事。终究只剩她一人,慢慢地拾起记忆里的我们仨。
全书总共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杨绛先生采用独特的手法,以梦境相托,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他们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第二部分,杨绛先生以回忆的形式,徐徐为我们呈现从1935年新婚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一女,直至最后1998年丈夫病逝,长达63年的普通家庭相守相助的艰辛历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古驿道,栈桥边,忘川河畔,你一程一程地走,我一节一节地送。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在书的最开始杨绛先生编织了一场梦境。梦里钱老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住在船上,船每日多行一截,杨绛每日多走一截,水流船行,内心纵有千万般不舍,也只能看着流水带着船走,然后尽量多跑些路跟着。祸不单行,在这时,阿圆肺癌病发,她要回到她来时的地方。次年,小船也驶到了终点,钱老一个人,坐着船到河的那一边,他实现了年轻时对杨绛的诺言:从此以后,我们之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确实,从他说这话那时到最后他们再无分别,直至古驿道两岸,阴阳相隔。
最后离开的人,承受的最多,也爱的最为沉重。
有一种爱情叫做杨绛与钱钟书,亦师亦友,琴瑟和鸣。我记得在书中最后部分的回忆篇里,杨绛眼中,钱老一直是一个不懂事,爱淘气、闯祸的小孩。她在书中提到,在牛津生产期间住院,“笨手笨脚”的锺书总是在家里干“坏事”,每犯了错误,都会耸拉着脑袋,跑到医院床前,苦着脸哭诉,“今天打翻墨水了”“房东台灯不小心砸了”“颧骨上长了一个疔,不知怎么办”。她都会回六个字,“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不要紧,我会治”而钱老总是对她的六字深信不疑,很快便又开心得回去继续“捣乱”。多可爱的小孩儿气,而钱老这种小孩子般的认真却在第一次学会划火柴之后,为她一直坚持做早饭送到床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使是一次的争吵,也让他们学会了独特的相处之道。
唯一一个的吵架记录,不是因为家里长,家里短,而是因为一个法文的发音。她在书中提到,吵完也觉无趣,于是至此不再争执,若遇意见不同,商量之后存异义,也无关系。他们从来不去干涉对方太多,只是给予意见,而不强求。灵魂上的统一,精神上的契合,就如同那榫卯,自然而然得就扣在了一起。
钱老曾评价杨绛说;“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我想,也是只有这样深入骨髓的爱情,才会有这样的家庭。已是暮年的老人,还要继续担起文学的责任,收拾与整理钱老生前留下的文稿,这不单单靠着爱与勇气,更多的是坚强与责任。她说:“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心态转变的过程,当中之艰难,怕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初读之时,我愈往后愈发心感凄凉,常有一种无奈与无助感漫上心间;重温回读之后,却又发现一种伤痛过后的坦然与平静。“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道出了杨绛先生历经人生沧桑之后的豁然与完全省悟。
我们仨,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
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最末的几行字似乎承担起了与这本书身形不相当的沉重与感伤,可当真真切切得细细读来,却发现喜大过于悲,幸福大过于哀伤,沉浸在柴米油盐的生活趣事大过于悼念已故亲人的深深哀思。
比如说起阿圆(小名圆圆)的生活,
小时候的阿圆曾因钱钟书在外地工作两年,对他有些生疏,不认识爸爸,看到他把行李放在妈妈的床边,很不放心,警惕地对爸爸发话:“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比如说起英国留学的生活,
锺书自叹“拙手笨脚”,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
比如说起我们仨的生活,
每天的散步遛弯,是“探险”,各自分享的故事是“石子”。阿瑗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欣赏。阿瑗的石子最多。周奶奶也身安心闲,逐渐发福。
再次读到这些生活趣事,我也不禁哈哈大笑,眼前好像浮现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钱老,一个调皮却又懂事的阿圆,还有一个像姐妹、像哥们儿、像朋友、像师生,一起生活,独立工作,相守相助,各不相扰的三口之家。杨绛笔下,平淡生活里开出花,全世界就是他们的小日子,而小日子则是他们的全世界。
朴实之至,欢愉其中。这也许就是每一个家庭骨子里最朴素的一面,自给自足,自娱自乐。我突然开始想念大洋彼岸的家,五月气温已经开始转热,国内已然飙升至30度以上,家里风扇转着吗?空调吹着吗?
记得以前我总是在暑假七月左右回国,每次回到家,总留有六月端午真空包装的蛋黄肉馅儿粽子,还有晒干好的“猫豆”又称“龙爪豆”(学名:黧豆,一种豆科类植物,花期10月,豆期11月)。因为我自小最喜欢吃蛋黄肉馅儿粽子和“猫豆”,尽管刚好错过盛产的时节,家里也都用一些办法给我留着,等我回家。
晚饭之后,我们总会一起出门散步,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有时我们走走停停,在街道上吹着大股大股的来自夏日傍晚凉爽的风;有时我们会在电视前,看着或是连续剧,或是综艺节目,然后张牙舞爪得讨论评价一番…… 感觉好像自己从未走远,家,永远在身后,支持着你向前,也接纳着你回望的目光,困难一起面对,快乐一同分享。就如同书中所说:“…… 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圆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杨绛与钱钟书,才有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我们仨。而现在,我们仨已经团聚,希望他们永远这样幸福快乐。
谨以此文纪念杨绛先生一家,我很怀念你们。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Piggy的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