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中国传统节日
纪念·屈原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了这个节日。
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倡导举贤授能,却遭受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楚王听信了谗言,将屈原驱逐流放,期间,写了《离骚》、《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
知道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攻破之后,在五月初五,写下了《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身亡。
村民知道后,纷纷去汨罗江去捞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尸体被鱼吃掉,很多渔夫投放了不少饭团、鸡蛋等食物。一位老医师则是用雄黄酒倒入江中,用药弄晕大鱼,以免伤害到屈原。
还有些人们,想出了用楝树叶包饭,用五彩线系住,才发展成为了粽子。
端午节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学说更是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依旧是我们需要学习。此外,我国各种节日有着它们的来源,端午节到了,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端午习俗
赛龙舟:
那些曾经渔民看见屈原身体投汨罗河之后,就各自划船去拯救,之后每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了赛龙舟这一活动。
吃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唐代,粽子的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流传至今,在中国盛兴不衰。
佩香囊:
在端午节当天,小孩子佩戴香囊会有辟邪驱瘟的含义,主要是用来襟头点缀。
香囊中有:朱砂、雄黄、香药,后用丝布包住,再用五线锁扣住,形成不同形状。
鸭蛋:
孩子会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悬艾叶菖蒲:
人们会在端午节日,把插艾和菖蒲插到门楣,悬挂在堂中。
用艾叶、菖蒲、榴花、龙船花制作成花环,妇人会争相佩戴。
希望我国的传统节日,能够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的子孙后代知晓中国的悠久文化。
大家还知道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吗?在下方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