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母亲跟我居住有十多年了。
刚进城的时候父亲闲不住,自己又没有可以说话聊天的人,从前便劳动惯了,于是经常去捡饮料瓶和纸壳,一开始我便反对他这么做的,一是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二是翻垃圾箱太不卫生,谁知道别人都丢些什么东西?
还有母亲,剩饭剩菜总是不舍得丢,馒头长了毛还要扒一下皮再吃,买些水果也是轻微腐烂的打折货,说过几次却不管用,甚至反会责怪我太不知道节俭。
后来我也就不再多管了,叮嘱几次也便作罢!
父母的这些行为对于八零后的我虽然有些不解,但想想他们年轻时吃过的苦也就明白了。
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月,父亲和母亲都是兄妹六七人之多,粮食不够吃的日子当然也不会追求多么高质量的生活,甚至能活下去都是幸运万分。
穷怕了饿怕了的生活让他们总是不敢忘记过去,那种刻骨铭心的苦难印记恐怕永远不会在心头轻易抹去的。
我印象中的童年和现在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比又何尝不是地上和天上的区别?
三间土坯屋,其中一间还要留给家里的老黄牛。老鼠乱窜,苍蝇成群,四口人挤在一张床上,翻个身都要很大勇气,下雨天把唯一的脸盘拿出来接雨水,否则房间里便会被踩的满地泥泞。
老黄牛和一辆自行车算是家里比较贵重的物品了,除了老黄牛,自行车也要推进房间里面,贫穷的日子让很多人铤而走险,家里低矮的墙头根本挡不住传说中的江湖大盗的绝技。
三年级以前,我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做的,而初中之前,头发也是母亲用家里那把大剪刀来修剪,
为什么盼着过年?当然是为了好吃的和新衣服了。
五香花生米的美味至今口留余香,当时就发誓要挣大钱天天吃五香花生米。
过年去姥姥家走亲戚是一年的期盼,有香喷喷的鸡鱼肉,还有甜甜的炉果(核桃酥)和糖块,偷偷拿一块炉果放在衣兜里,舍不得一次吃完,馋的忍不住时便掰上一小块填在嘴里,那美味让我对年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九十年代后期,很多农村人也活络起来,走出去闯南方的老乡们成了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群体,面对很多人眼里的机遇,老实本分的父母却有些不知所措,为了不至于和别人的差距拉的那么大,他们只能拼命劳动,麦子多浇一遍水玉米多施一次肥。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地里刨不出金疙瘩!
但勤劳也给了我们家五间砖房,突突冒烟的拖拉机,还有21寸的大彩电!
当然还有可以读大学的我!
在现世安稳中,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当他们没有力气摇动拖拉机的发动机摇杆时,当他们不能把一百二十斤的小麦抗在肩头时,我用另一种方式接过了家的担子。
也许父母迎来了可以吃饱肚子的那一天时他们是幸福的,也许终于住进了不漏雨的新房子时他们是幸福的,也许看到我把媳妇娶进家门时他们是幸福的。
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存的机会,读书的机会,我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当两个孩子每次外出都要把饮料瓶留着并说“给爷爷卖钱”时,我想,这份幸福还会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