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游』触摸高句丽① 好太王的恩怨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N187次列车到达通化时是上午九点,在车站买了第二天去沈阳的卧铺票后,我就打听着去找长途客运站。

通化长途客运站在火车站西一站地的样子,那里每隔一个半小时,就会有一趟班车发往集安。从通化到集安,坐大巴要两个小时,其中有一半的时间,车子是在青山绿水间穿行,那是长白山伸向辽宁的余脉——老岭,这里的山显然没有了白头山的高耸与挺拔,余脉吗,总是该和缓圆润一些才是。

翻过了老岭,集安就在眼前了,这里的风光要较山北的通化秀美了许多,而当地人更是自豪地称呼他们自己的家乡为——小江南。

第一次关注集安,是在2004年,那年六月的《中国国家地理》上,刊有文章热情洋溢地介绍了集安及这里的历史,那个时候,我甚至在地图上还找不到这个小城的位置。而更让人瞩盼的,还在那一年的七月,那月,在我国苏州召开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也是在那届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分布于我国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恒仁县的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以及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贵族墓葬和好太王碑、将军坟一号陪冢等遗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同一天获批的,还有朝鲜申报的分布于其境内的12个地点和63个古墓群,这也是朝鲜的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或许并非是巧合,人们注定要选择那么一天,来唤起一段已经尘封了一千三百余年的记忆,并以这种隆重的方式,热烈恭候一个在人类文明洪流里已然迷失许久的王国,步入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行列,而它的名字就叫做——高句丽(gao gou li)。



入住在集安的翠园宾馆,条件虽不像前台所标榜的有星级的样子,但能有张洁净松软的床,能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对于在火车上已劳顿三日的我来讲,就已经很知足了,而更为重要的是,我将在那个房间里度过我本次旅程中唯一的一个不在移动的夜晚。

匆匆忙忙地洗过澡后,我便忙不迭地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程。为了此次集安之旅,我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阅读前辈驴友的旅行心得,因而未到集安,我却也掌握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信息,就比如坐1路公交车到头就是太王陵。

即便如此,下到宾馆大堂时我还是谦逊地向坐在那里的值班经理咨询,如何去到好太王陵。那位经理是位老先生,他认真又中肯地给我作答,到门口打辆车去吧。这个答案没毛病,我向他鞠躬致谢,不过走出宾馆后依旧执拗地去找了1路汽车。

集安是个朴素而恬静的小县城,猛然来到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很是普通,与我们国家成千上万个经历过建设年代改造过的小县城别无二致。别无二致的,还有如这样的城市浸泡在午后阳光中的那份安宁与闲散,街上不多见大都市中匆匆忙忙的脚步,马路上也不多见了川流不息的繁忙与喧嚣,生活的节奏在这里一下子慢了拍子,我想,这或就是我在自己潜念的步履中所一直追寻的,只是,它又太过朴实,太过朴素,太过普通了。

集安市内只有两条公交线路——1路和2路,票价也只有几毛钱,这让我很是惊奇,不过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低廉的交通费用是要用慢了拍子的时间和耐心来换取的。和许多新兴的旅游城市一样,集安主干街道的两侧,也停满了各种颜色的出租车,每当你从他们身边走过时,都会得到伸着脑袋、展着笑脸的殷勤问候。也和许多旅游城市一样,这里的出租车统一地不配备计价装置,上车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侃价,而这也是我在这样城市中旅行,所将遇到的标准烦恼之一。



驴友给出的信息没有错误,1路公交车走到头,真就是太王陵。而去到太王陵的那条街,就叫做大碑街,因为在那里保存有高句丽政权的重要史证——好太王碑。

如今的好太王碑,被保护在四四方方的玻璃碑亭中,它不像中原石碑那样中规中矩的方正,它更像是一个被就地取得的巨大方形石柱,只稍作打磨便被迫不及待地刻上了文字。讲解员小姐姐告诉我,它的碑材很特别,由一整块角砾凝灰岩修凿而成,国内都属罕见。可别看它其貌不扬,在传说里,它的前世可是长白山天池里的降龙石。

我跟小姐姐调侃,“有这样的法力,你们还能关得住它吗?”

小姐姐笑说,“我们保护它不单是因为它是传说中的灵石,更是因为其上的文字。因为我们很少有这样珍贵的碑刻,能承担起如此重大的使命,将一个已经被淡忘了千年的古国,给找回来。”

听得这些,我的心中不禁多了些敬畏,我需要重新审视这个古朴粗犷的石碑,也需要重新定义价值连城。我明白,我们有太多文明,就是因为缺少如此样的文化承载,而消失于历史的荒原之中。

好太王碑,是好太王陵的记功碑,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四面刻有1775个文字,字体介于楷隶之间,平肩齐首,方严凝重,是碑刻艺术中的珍品,从集安回京,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好太王碑》的碑帖,来更好地欣赏其上的文字。

当然,好太王碑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史实的记载,它分三个部分分别记述了高句丽的起源与建国,好太王的一生功绩和太王陵的守墓制度。

高句丽,族源于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秽貘,其开国始祖——朱蒙是东夫余国的王子,如我们传说中的许多神奇人物一样,他是被“剖卵降生”的。只是长大后的朱蒙,虽勇武过人,却遭夫余国其他王子的妒嫉排挤,而被迫南下。好太王碑上记载了他途遇“奄利大水”于是“造渡”而过的经历,最终在劳其筋骨、饿其脾肤、苦其心智之后,他成就了天降的大任,并由此开始了高句丽的历史。专家考证那一年是,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

站在历史之外,总让人不免浮想联翩。不知道,朱蒙建国之时,四年后将王昭君送与呼韩邪单于和亲的汉元帝可否想见,在他的东北边陲玄菟郡有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地方?可否想见,那个地方将崛起一个民族,并由此拉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可否想见,从此往后的七百年时光岁月里,中华东北边疆的历史上再也少不了那个民族的存在?



绕过好太王碑西行,是大片大片郁郁青青的草地,草地上有石板甬路,甬路远远的尽头,是一座高高隆起的土丘,那便是好太王陵了。

就如北魏的孝文帝,契丹的萧太后,西夏的李元昊一样,一个王朝,一个王国的昌盛绵延,总要有一些优秀卓越的人物来为了它的发展和延续写下浓重的一笔,而好太王,就是高句丽历史上的这样一个人物。

好太王谈德,为高句丽19世王,他于公元391年继位。

这一年是肥水之战后的第八年,曾经统一北方中国的前秦政权已然土崩瓦解,曾经称霸东北的两大鲜卑部族,拓跋氏和慕容氏,正拼尽全力逐鹿中原,历史也即将在四年后迎来它们惨烈的大决战——参合陂之战。

中原的龙争虎斗,却给东北留下了一个难得的权力真空,刚刚继位的好太王谈德,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攻百济,进辽东,收夫余,破契丹,将高句丽的疆域空前扩展,并推动这个王国进入鼎盛时期。谈德在位二十二年,因他取得的这些功绩而得谥号,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说实话,高句丽的国运还是很漫长的,它总共历时七百余年,经历了27代王。而在这些王中,好太王谈德绝对可以称之为芸芸诸王中的战斗机,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高句丽王国第一次将自己的疆域扩展到了富饶肥沃的辽东半岛。

好太王陵巨大土冢的周边有条石围砌,只是由于时间久远,多处已经坍塌,其土冢上遍铺鹅卵石,这是典型的积石冢,而大片的卵石间如今已是草色青青了。陵冢东北有石蹬道,可以引领人们进入高处的墓室,那里也仅剩下了青石垒砌的墓室,再没有了其它。

我上去时,那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守护,为化解四目相对的尴尬,我问他这里是空的。估计他面对这样的提问也多了,无辜地笑笑说“确实什么都没有了,保护时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站在墓室外的高处,眺望集安,是那么静谧祥和,完全不像是历史上结下那么多恩怨的样子。而夹裹集安的两侧青山,一侧是中国的,另一侧是朝鲜的,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就在这座狭长城市的南侧,缓缓地流淌着。

据说,我国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之后,韩国外交通商部文化外交局官员就发言表示抗议,他说“决不能接受把高句丽史编入中国历史的中国的立场” 。

半岛上,一般把高句丽历史归到他们所说的三国时期,由于这个王国的历史脉络,如今地跨两个国家,因而它一直是东亚敏感的历史话题。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国家也历来低调,这也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很难见到这个边疆政权的原因所在。

与我们的低调不同的是,我们隔海的邻居每提到它却总要血脉喷张的,似乎他们国名中的那个“大”字,全部寄托在了高句丽和好太王的身上。我在网上曾看见《朝鲜日报》上的一则报道,评论的是一部新编历史歌剧,那部剧的名字就把我给雷倒了,《啊,高句丽!广大土好太王》。

其作曲家还说,“……要用音乐表现扩展韩民族的领土,同时还扩大精神影响力的高句丽……”。呵呵,那个民族对于土地的痴狂憧憬,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的国际纷争,不觉会将人带回到一千多年前,在公元四、五世纪之交的数十年里,历史似乎给了有着太过漫长国运、又政绩太过平平的高句丽一次垂青,英明的好太王也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而成就了他在高句丽王国历史中的伟业。

然而,这并不能掩饰历史对于高句丽不近人情地戏弄。东北少数民族主要源于三大族系——东胡、肃慎、秽貘,其中东胡、肃慎在中华历史上先后都入主过中原,诞生了或如蒙元、满清两大王朝,或如鲜卑诸燕、鲜卑北魏、契丹辽国、女真金国等割据一方的北方政权,唯有源于秽貘的夫余、高句丽等国,奋斗了好几百年,即便到了某国口中伟大的大王时代,也不过困居一隅,不敢染指到长城之边。

我说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功绩还是不够大的,如他真如其谥号所恭扬的那样“广开土境”,成就了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达、成吉思汗、努尔哈赤那样的伟业,或许后世也就少了这么多夹枪带棒的口水官司了。



在太王陵门口,售票员告诉我将军坟路线,最后她问我,你要怎么去?

我说,腿儿着。

她向我竖起大拇指,我问她,是远得让你感到惊讶吗?

她笑着点头,我说那我一定就腿儿着去了。

其实,想不腿儿着也不成……根本没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这里感谢作者。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王陵专区:

『云 . 游』安阳速记⑤ 三千年的王陵

『云 . 游』想起西安⑤ 秦始皇与秦陵

『云 . 游』触摸高句丽② 古墓丽影

『云 . 游』扬州慢⑤ 史可法祠记

【文字之光】扬州慢⑿ 石涛墓小记

『云 . 游』人在淮安⒀ 明祖陵的寂寞

『云 . 游』岳衡笔记⑥ 南岳忠烈祠祭

『云 . 游』川西纪行⒆ 武侯祠和刘备墓

『云 . 游』金陵随笔④ 中山陵祭

『云 . 游』金陵随笔⑤ 明孝陵祭

『云 . 游』金陵随笔⑧ 明东、孙陵考记

『云 . 游』三孔随笔③ 回到先师的身畔

『云 . 游』林东随笔② 寻找耶律阿保机

『云 . 游』东北纪行⒂ 清昭陵追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82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7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083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63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24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5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61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22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00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30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7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60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4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7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37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76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