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莫名的厌烦周遭的一切,讨厌那个一面想要逃离一面却委曲求全的自己。生存总能让我们敏感的神经接收到虚情假意,物欲横流,阿谀奉承,虚伪丑恶等消极的意识流。
但是我们是成年人,即使有愤懑有恼怒却也很少有抗争。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我们知道物竞天择适者才能生存;我们知道“成年人的生活没有谁是不辛苦的”。我们大都选择妥协给自己,我们惧怕跳过这条水坑却跌入另一个深渊。
我们也知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就要改变自我,所以我们把这种妥协叫做成长,叫做圆滑,叫做知世故,现在也叫做情商高。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同样对自己虚伪的周围环境深恶痛绝。他选择了抗争,桀骜不驯,叛逆堕落的抗争。本书把霍尔顿塑造成了一个十足的“坏孩子”,不学无术,抽烟酗酒,乱谈恋爱,却让这个“坏孩子”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一个16岁的青少年他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讨厌势利眼的校长,讨厌邋遢跟表里不一的室友们,讨厌假模假式的大人,讨厌电影……但他却不得不习惯装模作样的校长,不得不跟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交往,不得不看电影打发自己无聊的时间。可能青春期快乐与悲伤都容易被放大,成绩极差无心学习的他终于他在第四次被开除的时候选择了逃离,住了小旅店,见识了各种丑恶的嘴脸,逛了夜总会,酗酒叫小姐……想要装聋作哑的去往西部生活,临走前,他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了自己最爱的妹妹菲苾在博物馆旁边见面。没想到菲苾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顿劝说无果后只好放弃了去西部。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叛逆霸道一心想要离开,最后却在种种的牵绊下放弃了目的。
成长似乎是一个永远有得聊的话题,青春期的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也可能会为了迎合环境,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欺骗,学会了给自己戴面具;有时候,为了内心的需求,我们掩饰表面的渴望,用一幅幅面具示人,想尽了办法隐匿真实的自己。我们越是这么做,越发现更能融入这个都戴着面具的世界。可是霍尔顿却不想这样,他不惜以满嘴的脏话、逃课、酗酒等方式发泄不满。而他的反抗也是徒劳无用的,他知道自己为何厌倦,却不知道目标在何处。
霍尔顿一直希望自己能勇敢的跟这个厌恶的世界抗争,但现实却是他在斗争中妥协着,他讨厌同学的虚伪与自大却又不得不和他们生存于同一空间下,讨厌那些个女生的俗不可耐却又被她们好看的外表吸引着,讨厌肮脏的生活环境却又去尝试靠近它,他一直处于一种无力的抗争中,所以他会拒绝妹妹同行的要求,也放弃了自我,因为他清楚改变不了现状的他只会暴露在风雨里,无所适从。
他是青春期少年的缩影,我们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不仅不坏甚至很有爱。他的理想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在孩子们靠近悬崖峭壁时为孩子们保驾护航。悬崖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他不想这个污浊的世界伤害到其他孩子,他的梦想是单纯的善良的,想在一个没有大人的世界守护着孩子们的快乐。从书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感受到他是在一个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缺乏关爱的世界长大的,他只爱自己的妹妹,不然不会在无处安身的夜晚偷偷回去看妹妹,也不会在察觉父母回来而躲起来。他也是敏感的,因为周遭的虚伪,周遭的物欲与丑恶让他无所适从,仿佛只有堕落与桀骜让他内心能觉得自己与这世界有所不同。但是他这颗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这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可他仍旧守着内心的美好期待着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其实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霍尔顿的生活是一场“成长”与“叛逆”的较量,作者用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容给我们展示了青少年的迷茫、不安、烦躁甚至愤怒焦虑,同时也给我们揭示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问题,呈现了一个少年对理想人生和理想生活的渴望。
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触动人心。我们都曾是少年,单纯与美好的愿望还在。最后,作者塞林格没有交代霍尔顿的结局,或者他在继续茫然无措的厌倦生活,或者已经默默地向现实妥协,又或者他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平衡了青春与成长的疑难杂症……
《奇葩说》曾有过这样的一个引起热议的辩题:我们终将成为自己讨厌的人,这是不是一件坏事?乍一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会想,活成别的样子,都不是按照自己选择的样子在生活,这难道不是一件坏事?辩论的最后,罗振宇一句发言引人深思:“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也不保证变得更好,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
什么是成长?成长就是向现实妥协,处世圆滑又尖刻,逐渐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吗?想要保存自己内心里一片柔软的地方,就是拒绝长大吗?
备注∶最后那张图是自己附加的、文转自 西安朴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