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的长篇小说《成长》,讲述了一个空军飞行员家庭20多年的感人故事。儿子彭飞倔强,叛逆,父亲彭湘江是空军空降师参谋长,由于女儿的意外夭折,曾是北大高材生的母亲田海云,将全部的心血倾注于儿子成长,30岁就放弃了做外交官的梦想,随军做了家庭主妇,她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望。彭飞本来有望报考清华或者北大,却因为与父亲赌气,全然不顾,全家反对,报名参加了空军招飞并被录取,从此踏上了从军当飞行员的艰辛成长之路。成为黄金之身的航空飞行员的彭飞,与一心向往成为中国法拉奇的记者安叶邂逅、相恋、结婚生子,但是当浪漫的爱情归于现实,繁琐的婚姻生活之后,矛盾接踵而来,事业繁忙的两人如何兼顾家庭?男女在家庭中,如何分工定位?谁应该牺牲事业为家庭幸福让路?
王海鸰曾说过《成长》是他第一部写给男人的书。而我思考最多的,仍然是关于女性在事业、家庭之间的取舍问题。
现在的女性难,难在一兼多职。在家里你是女儿、妻子、母亲;在单位你是属下、同事、上司。中国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现代女性也走出家门,上了班,但女性并未因此卸下照顾家庭和养育下一代的责任。也就是说女人,现在更累了,在单位要和男人一样,努力的工作,“巾帼不让须眉”;在家里还要尽本份,照顾好孩子,丈夫和父母一大家子人。
《成长》选择了更加特殊的军人家庭作为背景,因此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海云选择了牺牲自己的梦想去成全儿子和丈夫。他们也因此为她生命中的一切,她委屈地生活在丈夫和儿子的影子下面,当外交家的梦想,成为她心中一块永远不能碰触的伤痛。
因为失去太多,所以她把自己梦想延续的重任放在了儿子鹏飞身上。她希望儿子考上清华北大,不料最后的分数415只够上大专,当她去告诉儿子这一消息的时候,书中的一段描写让人心痛不已。
“妈妈,你说,我要是长大考上了清华也考上了北大上哪个学好?”
稚嫩的童声犹在耳旁,当年的喜悦已成痛楚;她把自己和儿子的人生都押到了儿子身上,背水一战,义无反顾,却落得个烟灭灰飞,梦幻泡影。总以为自己、以为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到头来不过是芸芸众生。
是呀,哪一个母亲不是孩子一生下来就望子成龙?哪一个母亲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到头来不过是芸芸众生”这是多么清醒,清醒到冷酷的评价呀!
慈母海云一生的心思都在丈夫、儿子和孙子身上。儿子是飞行员,她便一辈子担惊受怕。最后彭飞参加抗震救灾,海云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全,日夜守在电视机跟前,直到油尽灯枯,心脏病突发辞世,完成了一个母亲一辈子的守望。她的死,让我泪流满面。不是因为轰轰烈烈,而是太过无声无息。一个凌晨,电视还开着,她的身体却已经冰凉……
在面临同样家庭,事业冲突的抉择时,儿媳妇安叶选择了与海云不同的路。最初,安叶也因为要照顾孩子等家庭问题,而不得不离开了报社,一度远离梦想。但她作为一名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女性,不甘心就此成为家庭主妇,希望“甘蔗两头甜”,她将孩子托付给公婆抚养,她和丈夫彭飞各自寻求事业发展。
人到中年,问题就又来了。安叶和彭飞最终没能平衡好事业,家庭,婚姻之间的关系,两人事业都发展顺利,但由于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婚姻面临危机,儿子也因为长期不在身边,而感情疏远……
其实中年危机,很多人都要面对。事业上是骨干,家里是顶梁柱,父母年老多病,孩子青春逆反,哪里都需要你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无奈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已是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时候夫妻两人如果不是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而是互相拆台,大闹离婚,那是多让人心力交瘁的事呀!
很喜欢舒婷的那首《致橡树》,“我愿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处在云里。”我曾在结婚典礼上朗诵了这首诗,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株木棉,和爱人平等独立,相互扶持地共度一生。
女性要坚持独立,不能像书中海云一样,在别人的阴影下过一辈子,失去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名字,一辈子仅被叫做某某夫人。
女性应该活得精彩。上天赋予女性柔美、灵秀,我们可以让自己活得有情调,有味道。
同时,睿智的女性更应该平衡好各种关系。现代女性角色众多,生活内容大致可分成事业、家庭、自我素养三个部分,三方面都必不可少,相互平衡制约,实现“甘蔗两头甜”的梦想。
我们需要有事业,但可否不过分追求尽善尽美?不想像安叶一样,成为有了事业却失去家庭的女强人;我们需要家庭,要关心丈夫,照顾孩子,可否不在家务中耗尽所有精力和心情(除非你以此为乐),也不要为丈夫孩子牺牲一切,不想就像海云一样,把自己的人生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不仅让他们压力过大,也把自己变成他们生命的重负;可否关注自己的健康,拥有自己心灵的空间、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情调。
我们拥有健康快乐,才有能力去关爱家人和朋友。不迷失自我的女人,才会魅力永存。
在生活中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更是我们这些大人呀!
2016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