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是一本浪漫、温情、又略带悬疑的小说,它讲述了书店老板A.J的后半生,围绕着他后半生重要的人——玛雅、阿米莉娅、兰比亚斯、伊斯梅——以及他的书和书店展开,故事本身不想剧透,看过的人自然很清晰,没有看过的人可以去自己去书中体会故事本身,不管讲述者多么中立,讲述的过程中总是会带有自身或多或少的偏见。对于这本书,我主要想说说书店。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兰比亚斯说的“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个地方”,另一句是“楼下是玛雅最爱去的地方,因为楼下是书店,而书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我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书之人,但是我最爱逛的是地方却是书店,在一家书店的各个区域来回游荡,一遍一遍不辞辛苦,那劲头绝对比得上一个爱美的姑娘逛商场的劲头。
岛上书店是一个小众的独立书店,一个老板,一个店员,坐落在一个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小岛上。这样的书店在现实中很难存活,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象征,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净土,是教堂里的忏悔室,人们总能在那里找到他们心底的纯净。但是书中的岛上书店却给了我们很多现实意义。
岛上书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妮可时期——传统书店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发展模式特别简单——书籍销售+现场活动,妮可负责所有活动的策划及联络等工作。
这种模式就像大多数传统书店一样,书籍销售是书店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现场活动包括作者签售活动、主题活动等,都是为了更好的销售书籍,可以说,这一时期,书店的发展还算是一路顺畅,这也多亏了妮可这位优秀的策划者和外交官。
2.A.J时期——自掘坟墓的倒退时期
当然,这一时期,A.J的顽固、执拗、刻板、古怪一方面是骨子里带来的,另一方面是妮可的死导致了A.J的自暴自弃,自私自利,他的选书依据来源于自己的喜好,不喜欢后现代主义、后世界末日、已亡故的讲述者、魔幻现代主义、大悲剧的虚构文学、不喜欢童书、不喜欢名人书籍、不喜欢吸血鬼主题、不喜欢处女座……这个单子要列下去还有很长,他对不买书的学习小组很恼火,他对读书品味差的人态度恶劣……他固然不是一个很好的书店经营者。但是反观现实,这样对待读者或者说顾客的书店也不是没有。
在我国一些小县城里,不乏有一些小型书店,里面的书籍又老又旧,新书几乎很难找到,部分书籍甚至已经落了灰,书籍的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教辅类占很大比例,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所谓的青少年文学,如果你在里面逛逛看看,就会有店员似幽灵般跟着你,假如你胆敢拿着一本书翻看超过十分钟,就会被店员告知“不买别看”。
当然这毕竟是少数,虽然和A.J的经营方式存在差别,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掘坟墓。
3.后A.J时期——多元化的经营时期
A.J在收养了玛雅以后,经历了人生的大回转,接受了以前不接受的图书类型,找到了爱人,并将自己与书店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当A.J的母亲给A.J一家三口送来电子阅读器的时候,我特别能理解A.J内心的苦闷,书籍不光是内容和文字,它还是精美排版、封面、手感、阅读体会的合体,但是不得不说,电子阅读器是一种趋势,它使阅读更加便利化,可是说电子阅读、电子商务的兴起,就是实体书店噩梦的开始,不光岛上书店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书店更面临这样的问题,传统书店像多米诺骨牌一家一家的倒下,很多年前,就有人预言,传统书店将灭亡。可是事实上呢,经过转型的书店反而成功逆袭,甚至比之前更加成功。
书中A.J的岛上书店不在的书店,更像是一种社区文化,它为小岛的文艺生活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有读书会,在这里会有细心的店主为你推荐适合你的书,在这里还可以参加主题活动,甚至可以租借舞台进行演戏或者开会等等,成功转型后的岛上书店书籍销售已经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当今电子阅读、电商盛行形势下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当然转型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台湾的诚品书店,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只卖书,而是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组织,它是一种多元的,动态的文化产业;再比如广州的方所,书籍的品类和风格更侧重艺术与美学,除此之外,方所还囊括服饰、生活美学、展览、咖啡等等功能。
书店不再是书店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地标。
我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三线小城市,这里的书店很少,书目不全,唯一一家叫得上的名字的大书店坐落在一个小巷子里,里面书籍摆放混乱,像是仓库,书柜间隔狭窄,阅读体验很差,书目不全,甚至很老,这样一家书店竟可以支撑一座城市的阅读需求,是因为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读书功利化,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书了。
用《岛上书店》作者的话来说,这样的城市还算是一座城市吗?
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谈起一座城市,不光谈论这座城市的景点、美食、商业区,还能够脱口而出一家文化地标式的书店,以后人们向朋友推荐一座城市的时候,可以自信满满地说:“那里有一家**书店,去这个城市旅游一定要去这家书店,不然就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