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披荆斩棘的哥哥》令人相当上头,在开播之初,我曾放言称坚决不看,结果出现了人生中极少数被“打脸”的情况。此前也真情实感地追过《乘风破浪的姐姐》,前几期惊喜连连,到后期风波不断,可惜了“三十而立·三十而丽”的美好故事设定,观感急剧下降。
但是《披荆斩棘的哥哥》居然让我有了想追更的念头,确实很厉害,其中大湾区男团尤其令观众动容。看着中年山鸡哥带着一群弟兄卖力地演出,除了不禁唏嘘TVB的衰落之外,更多的还是满屏快要溢出来的温情。
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些昔日的明星再现舞台,听到一首首经典老歌,会觉得内心极度舒适?是因为我们老了吗?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逻辑,在于“新”与“旧”的关系。很多同学会觉得人难免喜新厌旧,但是人脑的反应机制并不止于此。
一开始大家都想跳出舒适域,但跳出舒适域之后倍感痛苦,最终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域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步子迈得太大,一步跨到了恐慌域中,而没有迈到学习域里面。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候,都有年级的概念(跳级的人少之又少),就是因为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如果你没有积累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让你去解一些复杂的微分方程,无疑会进入到恐慌的区域中。
“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学习区域,在工作中也时常被运用。舒适域里的你,很舒服地做着熟练的工作,但没有成长。到了恐慌域中,既没有成长又不舒服。因此,只有在相较而言让你不太舒适(但能克服)的学习域,最终能让你有获得感和舒适感,这一点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看大湾区男团的演出会让观众觉得很舒服?因为这些人是我们熟悉的,舞台上的作品却是陌生的,这种熟悉和陌生之间形成了学习域。
《同一首歌》则是观众的舒适区,大家对歌者和歌曲都极其熟悉,但歌者已经逐渐年老,观看感受不一定美好,怀旧氛围有了,却难免心生“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悲怆之感。
放眼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节目,都在遵循着这样一个逻辑。素人选秀,必须得有明星导师。比如《中国好声音》,现在已然是个真人秀节目,由导师抢人制造“冲突”和看点。而且这次还要加入四个导师的助教,去加剧冲突。
明星综艺里也可以不让真人秀占据太大比重,直接让他们唱新歌,如《我是歌手》。而我们在看到大湾区男团的时候,感觉这个组合很熟悉,甚至对组合里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很清楚。这种熟悉和陌生的交织,才是节目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这个组合,你可能会想:香港这几年的经济经济发展可能不太好,村里曾经的老大出去打工,效益不错,回头带着整村人共同富裕,一起北上打工。山鸡哥在湖南卫视挣到钱了,自己的一票兄弟不能不管,一片江湖义气尽显。
观众很乐意看到这样的组合,所以整个组合的出场令人舒适。反过来说,如果组合是全新的,就得拿一些旧有元素来打造。比如一个新晋男团,大多会先进行老歌翻唱,他们很难通过直接发表原创作品去获得市场认可。
这个逻辑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应该怎么思考?我们要给用户一些确定性极强的东西,尤其是产品的改版。产品的基本操作逻辑、基本界面等,绝对不要任意更改这些稳定的内容,但可以适度更改需要用户去学习,去探索的部分。比如微信的改版,当用户熟悉了朋友圈的操作后,再增加视频号的入口;当用户熟悉了公众号的阅读体系,再把用户最熟悉的账号置顶,不断地扩大用户的使用圈层。
这也启发我们在产品改版时,慎重地进行特别重大的改变。一次重大的改版,可以循序渐进地切分成若干次小改版,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在若干年前,智能手机兴起时出现了很多高度拟物化的风格,有一些特别明确的皮质感,木质感的设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人们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熟悉的物质世界映射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而当人们对智能机熟悉后,就需要给用户更多拓展学习的东西,因此就产生了更加扁平化,甚至科技感的图标,让人觉得更新奇,更有时代特征。我们在做产品改版和设计时,一定要去考虑这些变化过程。
最后加一个快乐过节小彩蛋——玩转“ 熟悉”与“陌生”。和熟悉的另一半或老朋友,不断尝试新饭馆,获得全新的体验,稳固感情。反过来,和新朋友去吃熟悉的老饭馆,这种老饕吃客的氛围,更能给人一种舒适安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