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参谋 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聚焦思维引导:战略决策会议流程设计
过去在于分析,未来在于设计。大家好,我是王参谋,德博诺中国的首席讲师,今天我分享:
▷如何运用德博诺博士的Focus on Facilitation——思维引导术带领企业进行战略决策。
我带过一个战略研讨会,客户领导的目标是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➀明确公司面对什么样的内外部环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➁制定公司长远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公司的使命与愿景?
➂在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什么结果和指标?
➃公司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及管理原则?
然而,领导告诉我,他们目前的战略研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➀缺少明晰使命,企业不清楚自身生存发展目的定位,员工缺少对企业的基本性质与存在的理由以及企业终极目标的理解。
➁企业愿景模糊,或者仅仅停留在老板或高层的头脑中,而员工并不清楚或理解。
➂未能激发员工热忱并形成一种共识,并成为指引企业方向、汇集能力、推动发展的巨大力量。
➃缺少必要而清晰的管理原则——企业为实现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基本的、一般的做事准则和方式以指导日常经营和管理行为。
▷结果往往导致:
✎战略牵制能力不足,部门及个人无法将自己的目标与公司战略相联系;
✎一些指标并没有反映实现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造成部门及个人努力方向的偏差和资源配置失当;
✎有些反映关键成功因素的指标又未能找出来,也没人管,所以资源配置不足,直接影响战略及经营目标的达成;
✎过于部门化的指标导致部门间的边界更加明显,各部门只关注自己局部的指标,本位主义加剧,影响部门的协作,整体运作效率反而下降。
其实,这些问题背后的核心都是思路问题和讨论中缺乏思维的工作语言及引导。
于是客户找到我们,希望带来更好的思维过程引导和控制。
经过多次沟通和调研,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战略会议思维引导流程”:
具体而言,我们的战略会议引导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如下:
1. 上午会议(3小时):
运用平行思考的方法对市场信息汇总,分析公司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关键因素。
讨论的重点:不要马上做判断,先收集交流情报,汇总问题。
三个小时的会议可以拆分成几个小会:
✎20分钟:简介六帽思考法以及平行思考;
✎40分钟:运用六帽中的白帽,收集、倾听、分析相关信息;
✎30分钟:运用黑帽,分析挑战以及面临的风险及原因;
✎30分钟:运用蓝帽,聚焦核心需要思考的战略决策:
1/3的方面精准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
1/3EBNE(Excellent But Not Enough)寻求可以改进和超越自己的领域;
1/3探索战略创新的机会焦点;
✎30分钟:运用焦点工具分析:
“为什么——即战略决策背后的动机和价值?”
“面临的阻碍因素——即分析制约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30分钟:总结焦点,为下午的会议做准备。
2. 下午会议(4小时):
运用水平思考工具,突破现有的惯性和经验,创造性地产生新的思考,决策战略。
✎20分钟:总结上午内容及简介水平思考法;
✎40分钟:运用概念提取、概念扇产生更多的想法;
✎40分钟:运用挑战工具对现状进行改变,Cut-是否能去除-Because存在理由是什么-Alternative寻找替换方案;
✎30分钟:随机输入工具产生创新主意;
✎40分钟:对产生的主意及结果进行黄帽、黑帽评估:
对创造性想法加工和完善,形成可行性和具备未来竞争性的新策略;
✎40分钟:会议总结、收获:检查是否达成共识;制定具体可行方案;进行战略推演;制定反馈回路和时间表。
3. 总结会议并提出行动方案(40分钟):
各个业务部门提出各自的焦点,为下一次会议做好准备。
以这样的流程设计和引导战略决策会,效率提升,效果很好,大家能够达成共识,产生行动的方案。
因为我们在会上能够做到:
✎清晰陈述和确定会议目标;
✎说明会议规则,确保所有人理解和执行;
✎展开会议日程安排,说明每个安排的目的和意义,确保大家用相同的思维工作语言探讨公司的战略问题;
✎在每个小会前,我们都会简单介绍所涉及的工具,确保大家理解思维的方法论和流程。
而我作为思维引导者,以客观中立的角度带领多轮会议,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形成总结与行动报告,推进思维向行动转化。这样的战略决策会,大家能够提出“M.V.P.——最小可行化方案”,经过评估和论证,能够达成一致性共识,在今后的行动中能够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过去在于分析,但未来一定在于设计。
文章:王参谋
封面&插图:Jenny,张夏媛
排版:Jenny,张夏媛
王参谋
你苦恼战略会议长而无效吗?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