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二更拍摄的人物纪录片《现实版“灰姑娘”!她失恋后隐居山林,将小屋爆改成童话王国》,一播出就吸引了上万粉丝的关注。作为“灰姑娘”的一位多年老友,也陆陆续续有人开始问我,“视频中的主人公,是你的那位朋友吗?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
我第一次走进她的童话王国是在一次不经意间。那天依恋着冬日的阳光,悠闲的走在古老的石板路道上,被一间独特的服饰小铺吸引进来。那地中海式的玻璃窗风格,文艺森女系的衣服,手工制作的欧式风格摆件,旧式的缝纫机……而她身着围裙,头戴发巾,仿佛从欧式田园画中走出来的人儿。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又深藏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呢?这要从我刚认识她时说起。当时她还在厦门打工,从小没上过学,家境贫困,常常受到同事们的嘲笑和戏弄。本以为工作上的不顺,可以用爱情来填补,男孩却因为她年纪大,没学历以及父母不同意而分手。就在那段最不被认可的时候,她开始不停的自学拍照,来释放对他的思念,和生活困苦的转移。起初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支持她,她就偷偷地趁没有人的时候拍。她有一张早期拍摄的作品,背景是在她的老家一个孤岛礁岩边上。仔细去观察照片,可以看出当时是雷雨天。阴天的礁石已经很滑了,为了拍出这张照,她只能躲开村里人,阴雨天不出门的时候。她经常会为了去拍一张照片,拍出自己想要的场景,可以不顾一切的付诸行动。就这样她通过摄影去疗愈失恋带给她的伤痛。
为了走出失恋的伤痛,也为了寻找自己的童话王国,她决定永远离开无法融入的大城市。独自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巧遇了她现在正居住的这栋两层小楼。尽管当时它已经破败不堪,且杂草丛生,她还是留了下来,找到房屋的主人签下了25年的合同。用她身上仅存的钱买了沙子水泥,开始一砖一瓦的修缮。这个期间我去看过她,可是当我到了那里,看到的却是一栋危楼。我担心的问道忙着干重力活的她,没想到她露出开心的笑容对我说不怕,并告诉我,她此刻心中的美好,已经战胜了那些不必要的恐惧。第二天我们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她用电动车载着我,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对于我这种从小在平原长大的人来说,尤其是车从下坡路骑下来的时候,我被吓得闭上眼睛不敢看,直到行驶在平缓的路面上,我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我又好奇的问她,这你都不怕啊?她没去回答我这个问题,只是让我放松好心情,去感受这美丽的乡村。但是当时更吸引我的,是她那一袭如瀑布般的秀发,如一丛鲜花香气扑鼻,远比周边的景色让人感觉美好。她的头发长及腰间,但是自从她来到这里,因为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大概十来天没洗头发了,可那秀发的香气却依然存在。她还告诉我,等小屋修好了,她要去附近的小溪边,拍一组溪水洗发的场景。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出,那是一种无比坚定的神情。从那刻起,我开始相信她的每一滴汗水的背后,都是铸就梦想的奠基石。
过了几天我回到了厦门,而她继续留在那里。差不多又过了一年,她不仅实现了她的“灰姑娘童话庄园”,也吸引了不少外界人士的关注。更实现了当初向我描绘的那个场景:在那宁静的仲夏,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溪边洗着她那美丽的秀发。就连她以前向往的世界名画中的人物场景,也被一个个演绎并拍摄了出来。比如《倒牛奶的女佣》、《南国少女》、《割草的牧羊女》……
为了更接近自己喜欢的田园乡村生活,她亲自种菜劳作,养小动物,粉刷小屋,学缝纫……每一个电影里的美好场景,书本里描绘的画面,她都一一去打造。再用摄影的方式把美好事物定格于此。当你了解她久了,你会发现,她简直就是生活美学艺术家,可以把生活过成诗。又像是人生的导演,不仅把自己的人生,演成了一部我们人人都向往的童话电影,也引导和感染着身边的人。又像一本用真挚情感叙写地童话书,在返璞归真的生活中提炼出简单的生活乐趣。
王玉娟:“沉香红香江文学2018级学员”
爱好文学,旅游。让我们相遇于文字,去记录、体会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