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1.本节课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2.本节课交流内容如果以课题名称命名,应该如何命名?
二、语文新教材的变化
(一)有变的:
将原来课后训练"思考与探究"与"积累与拓展"合并为"思考·探究·积累"。
2.将原来的"名著导读"中"精彩选篇"与"自主阅读推荐"删去了。
3.将原来第六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删去。
4.删去了原来第三单元写作单元训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单元导语、课文替换、思考练习、自读旁批、短文举例、插图修改、作文主题调整、语言准确表达……
增加"阅读综合实践"内容;将七上第五单元编制成以学习任务群为特征的"活动·探究"单元……
(二)不变的
立德树人语文素养三位一体双线组元名著阅读强化实践。
(三)变化特点:变中有稳,稳中守正。/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稳中求变,微变无妨。/据标大变,深研细究。
1.落实核心素养要做到"以一带三"。
2.避免过于重视大单元教学,而忽略经典单篇。
3.多以教读带动自读,以自读带动课外阅读。
4.要做到一"课"一"得"。
三、新教材的使用:
(一)"第五单元活动.探究"如何处理?
1.活动起来,探究起来
2.让学生活动起来,探究起来
3.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探究起来
4.在学生活动起来探究起来的过程中适当切实地点拨困处。
(二)"专题学习活动"如何处理?
1.一定纳入教学内容,一定要做。
2.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整合、优化、补充等。
3.可以用一节课指导,一节课展示。
(三)如何处理综合性学习1.给足时间,2.设计任务清单
3.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结合。
4.展示与交流。
(四)第五单元活动探索如何开展?
1.设计活动详细记录(任务)单。
2.有时间进度,有资料链接等。
3.有展示交流。
(1)写作+展示
(2)多形式展示对动物以及与动物相处的理解等。
(五)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
1.学习任务群理念是新课标下新课堂的土壤。
2.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理念。其理念与方向是具有引领性的。
3.大单元教学不排斥单篇教学而应该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单篇教学不仅仅是单篇教学,它不仅应该具有学习任务群的气质,还应该积极关照所处的大单元的教学。
5.当下,要更应该在单篇教学上寻找突破,升华立意,提升境界。
6.对于大单元教学,当下,可以做些实践性尝试,但不要操之过急与盲目实践。
余映潮:
新课标,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宪法"。我们的母语教学,居然长期地大面积地忽视了对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重视这对于想方设法喊出各种语文教学"改革"口号的现象是莫大的讽刺。
"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与灵魂。
新课标颁布后,"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大主题"的论调喧嚣一时带偏方向让一线教师费解、为难。上述概念,在语文新课标中一个也没有。
我认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最需要做到的是:在单元主题统领下的单篇课文的高效教学。这一定是高效阅读教学研究的最佳着力点。即使这是样,没有三、五年的坚持研究与对语文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的严格训练也难以真正造福于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一要有学习任务,二要有活动时间的长度三要有所有学生的独立学习四要有灵动的活动角度五是教师要自觉地克制一切消耗课堂时间的平俗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