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一切短暂间歇性的,空落的,乏味的问题都能够成为“丧”的来源。
听一首歌,为歌词里强烈的厌世情绪而丧。
为找不到工作而丧。
甚至找到了工作也会因为觉得自我价值难以实现而丧。
因为怕疼所以不要打针痊愈。
因为怕黑所以不知道“月明星稀”是不是真的有道理。
因为怕溺死所以不知道“蓝色鸦片”有多吸引人。
因为怕狗所以失去与动物亲近的机会。
因为追逐多样性而失去精确性。
因为没有持续深入的对一种东西怀有兴趣。
或者怀有感激之心。
因为是个功利主义者又没有完全的功利性。
因为想纯粹的喜欢东西但是又难免怀有一点功利心。
因为想离开故乡的桎梏。
但是又不能完全狠心放下亲人。
因为今天又下雨了。
因为今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是太晒了。
因为作为彻彻底底的矛盾体不仅不能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做决定也无法完全吸收别人的建议。
因为既想做喜欢的东西又充满现实主义。
所以丧。
烂泥一样的丧。
无可救药的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