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给我发了一段语音,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桑桑,你爸爸我跟你说句心里话,什么都是争取的,等是等不来的,自己主动点,幸福就会来,别的话我就不说了,就这样!”
不知怎的,听完这段话的瞬间,眼圈里不自觉地噙满了泪水,复杂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整整一个下午都被某种情绪攫住了。但那不是出于父爱的感动,只有一种深深的逼迫感。
在过去,关于我的感情劝导方面,一直都是老母亲在电话千里传音。这次老父亲亲自出马,是因为前几天他在一个亲戚家酒席上遇到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外加沾点亲带点故的,更重要的是他与我一样——单身,更更重要的是,他也在外地工作,工作稳定,薪资理想,还买了房子。诸如这些综合起来,父亲觉得总算遇着一个门当户对可以给他女儿“幸福”的小子了。于是接下来几天心心念念地与对方长辈沟通,小子与我同是大龄“剩人”,所以双方家长一拍即合,我能想象两家老人在老家焦灼地谋划着“我俩”的“未来”。
这段话在外人看到可能很温馨,觉得父亲对我如此关爱,可我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和强迫。父亲性格里的强势,使我渐渐地不愿与他太过亲近。在年岁稍轻的时候,我是乐于跟他沟通的,但事实是我发现他从来听不进去我们的言语,只自顾自地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年岁大了之后,我才明白,家人之间也不是都全无芥蒂的。他会因为家里小孩子的哭闹暴躁不已,他会在酒后开车炫耀自己的车技而丝毫不顾家人的担心,他觉得三十多岁的我迟迟未婚让他没有脸面。我能轻易地从他的话语间感受到深深的暴躁和自负,他觉得他的子女理应让他骄傲,似乎只有平淡是不对的。
但是,父亲,我没有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有自己的工作,我独立于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努力积极地生活,我让自己充实让自己快乐。我并没有在等待幸福,我自己也依然幸福,我的幸福没有依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我不想像母亲那样为你操碎了心,你却充耳不闻。我也不想因为年龄到了去完成一段无感的婚姻。请不要在自己狭小的心里把我琢磨得如此不幸。
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是根深蒂固的,它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跳出来提醒你:这一瞬间似曾相识。等你回过神来才知道,哦,我说这句话时的神情居然跟我的母亲如出一辙,我这一刻的暴躁真是像极了我的父亲,怎么就摆不脱呢?父亲这个主体在我年幼时是神一般的存在,但随着年龄增长,有了独立的人格之后,这种神存就瞬间坍塌了——他仅仅作为一个男人存在,他有时自私,有时暴躁,有时也会表露出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点关爱,但很快又被他的反复无常掩盖。但无论他是一个父亲,或者仅仅是一个男人,我需要更多的却只是一点点包容和理解。我依然期待着他能够看到我不是一个大龄悲剧的存在,而是一个独立鲜活的孩子,我总想着他能跟心中好强的自己和解:即使亲人之间也不必总觉得相欠,各自安好,便是团圆。
我想起舒淇大婚时,"爸爸“的那段话:
“可是她是我的女儿,哪怕一直以来, 我跟她妈妈都挺担心的,有的时候甚至连我们都会走偏了,觉得不管怎么样,她能找到结婚的对象就好了,她没有遇到爱的人么,没关系,找一个会过日子的人,好像我们也能接受。但到头来这些话都是随便说说,我是她的父亲,三十几年前是她来了,才让我成为一个父亲,我也是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结一场没有遗憾的婚姻,让我可以把她的手,无怨无悔地放在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才不至于将来我会后悔;还有我当初怎么就,这么样把她给送走了。
对很多人来说,爱情和婚姻不是百分百对等的,这我相信,而对她来说,这是她坚持了很久很久的一个准则,作为父亲,我就应该,跟她一起去守护,只要她认定了,我就陪着她,那她如果有时候受挫了,那我会等她回来大哭一场,如果她忍着不哭,那我可以烧一桌好吃的给她吃。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有一天就突然带着男方出现在我面前,指着他跟我说,爸你看,我找到了,就这个人,我非他不嫁,我觉得我都能想象的出那一幕,她比着胜利的手势让我跟她妈妈看,那个表情,多骄傲啊。然后跟她妈妈说,我就告诉过我找的到吧,你看我都能真真切切的想到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真真切切的等她实现。那天什么时候会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和她站在一起,因为我是他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
每读一遍,都感动至深。我想问,你结婚了吗?你有怎样的他?又有怎样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