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三听了古典老师,关于“跳槽”的直播后,总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今天又看到关于“跳槽”十点建议,很有启发,做一点总结。
1、关于职业收益,和在一个工作中能得到什么,其实自己也想过,只不过想的不是很清晰,也不深刻,像古典老师这样能清晰的总结出:职业收益=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情感体验,确实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之前结束一段工作,有的是感觉压抑,有的是虚度时间,有的是工资太低,总是单纯的以某一方面,作为取舍选择。而忽略了一些自身存的原因。
2、“换游泳池并不能解决不会游泳的问题”这个比喻太经典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向外求,而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哪方面的能力缺乏。只是通过单纯的换工作来躲避烦恼,从而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
张德芬说过一句话很触动人的话:亲爱的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罗胖也讲: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我自己也学到过一句话:谁痛苦谁改变!
古典老师又给我们列出一些不会随着换工作而消失的问题,如: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收集信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学习、提高自身才能改变的。
在以后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做到区分自我与外界!以便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对,提高思考力,就是在帮自己做更好的选择,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3、关于找工作,每当听到有人对我讲:钱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看有没有发展潜力,能不能学到东西,得到锻炼。说实话我是有抵触的,因为总要生活吧,如果不是为了钱,那工作还干啥?
当我真的进入工作状态时,我才发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拿多少钱就要做多少钱的事。这就是老师所说的时薪吧!
现在我也意识到,如果只是为钱而打工,那里钱多去哪儿,像我这样的穷小子,翻身改变命运的机会将会非常渺茫。甚至会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笑来老师给了我不少希望,他说:注意力>时间>金钱。所以,跳出金钱之争的战场,进而转移到注意力上,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用在关注优秀的行业趋势、优秀的团队合作机会,还有自身认知的升级!
当然,躲避玻璃天花板和寡妇职位也是必须得。
4、求职路径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份好职位,能到自己的手上,是在那个层次得到的也是很重要的,这也决定后期努力的方向。从高到低的流程:内部选拔——亲身体验——熟人举荐——招聘发布。
我的工作就是通过招聘发布得到的,看来起点很低。老师给的清晰思考流程,也让我得到了反思,至少要发展自己的社交面,达到熟人举荐的层次。
其实最主要还是提高自身的价值,没有能力,再好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也会错过。
5、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大的影响力,创造里程碑时的纪念,这也会成为找下一份工作的资本。
6、不要在自己同事和未来同事面前抱怨上一家公司,人际关系知识:多在商务、认识方面多给点支持,这也是为自己积累业内良好的口碑和以后的人脉资源。
7、离职时的三点要求:1、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功成身退,留下好名声。2、为自己准备一个足够好的理由。3、找自己的直接上司,口头谈几次,最后再用辞职信正式表达。
8、跳槽的核心是:职业发展。要追不要逃,不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跳槽都是耍流氓。转换职业,要关注长期吸引力。
9、老师的最后一段写的太好了,直接亮出了价值观,也给目前一心扎入工作的我“当头棒喝”
人活着肯定不是只为了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只是为了有一天你遇到了真正要追寻的东西,你有更多空间和机会去追逐。
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梦想、家庭、自由……上面的这些原则,都可以放弃。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地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