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 年前后, 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 提出了原子学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有许多化学家为我们人类做出巨大贡献,1777 年 法国的拉瓦锡发表《燃烧概论》 推翻了燃素说 • 1799 年 普罗斯提出了定比定律 • 1802 年 法国费歇列出了第一个酸碱当量表 • 1803 年 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 1804 年 英国的道尔顿提出倍比定律 • 1807 年 英国的戴维首次用电解熔盐的方法取得了金属钾和钠 • 1808 年 法国的盖吕萨克提出气体反应体积定律 • 1810 年 戴维确定氯是种元素 • 1811 年 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 • 1828 年 德国的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制出尿素 • 1834 年 英国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 • 1852 年 英国弗兰克兰提出原子价的初步概念 • 1857 年 德国凯库勒指出碳是四价 • 1860 年 分子说得到世界公认 • 1861 年 俄国的布特列洛夫提出并论述了化学结构学 • 1864 年 挪威的古德贝格和瓦格发展和确立了质量作用定律 • 1867 年 瑞典的诺尔贝制成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炸药 • 1869 年 俄国的门捷列夫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等。
后来出现物理,化学也和物理结合形成新的现代化学,称现代化学时期。
二十世纪初, 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 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 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 使蛋白质、 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煤也是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煤,生活用煤,关于煤远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采煤,并用这种黑石烧水,取暖,煮饭等这些生活。
公元前 13 世纪, 巴比伦王致书埃及法老阿门菲斯四世称: “陛下送来之金经入炉后, 重量减轻……”这说明 3000 多年前人们已知道“真金不怕火炼”这一事实。 • 比色法以日光为光源, 靠目视比较颜色深浅: 1846 年雅克兰提出根据铜氨溶液的蓝色测定铜 • 原子发射光谱法: 牛顿用棱镜将日光分解为七种颜色; 日光光谱中的暗线(夫琅和费线, 本生和他的同事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研究各元素在火焰中呈示的特征发射和吸收光谱, 研究太阳的化学成分, 证实了太阳上有许多地球上常见的元素, 由此说明其他天体和地球在化学组成上的同一性, 并指出日光光谱中的夫琅和费线是原子吸收线, 发现两个新元素铯 Cs(1860 年)和铷 Rb(1861)。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将其概括为 50 年代仪器化、 60 年代电子化、 70 年代计算机化、 80 年代智能化、 90 年代信息化, 21 世纪必将是仿生化和进一步智能化的时代。 总体说来, 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是向着灵敏度(分子、 原子水平)、 高选择性、 快速、 自动、 简便、 经济、分析仪器自动化、 数学化和计算机化发展, 并向智能化、 仿生化纵深发展今后化学还会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发展的,到哪时候人类会突破极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