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学通社的老社委和新社委在一起聚餐,三桌,三十几个人,能来的都来了。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觉得这一个学期实在是过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好像没有什么体验,就要结束了。去年这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新社员,今年这个时候,我已经是一名小小的实习编辑了。
我在这找到了归属感,而且我觉得开心。怎么形容呢,我觉得我笑出来是真实的,没有勉强,不是那种礼貌性的微笑,大概是没有戴着面具?
部长大大超级好,我是外宣部,每个人都留任了,社长就是出自我们外宣部。去年的时候部长大大抱着我们暴风哭泣“你们大一要好好玩啊,上了大二可就不轻松了”,今年也是暴风哭泣“你们好年轻啊,才大二,我们大三课好多,之前实习了一个月,然后在三个月之内要补一个学期的课,周六周日都有课,还有学院查到,督导听课,想逃也逃不了”——然而那时候考四六级还没有严格的年级限制,所以她大一先后过了四级、六级,令人好生羡慕。
我们等到人基本来齐才开饭,我们这一桌有十二个人,气氛很融洽,在等人的时候还和一个同事来了一局大乱斗,换着手机在玩,她小鲁班我高渐离,结果自然是惨败,不过高渐离还蛮好玩?
社长也是一个有趣的人,来自四川,说话大气,“你们要吃什么自己点,还有好多赞助”,吃好饭结账又说“还有好多钱,我们去喝奶茶吧”,浩浩荡荡一群人就在“澜记”排着队,“新社员在我左手边,老社员在我右手边,大家排好队!”点奶茶点了好久“点了的女生出去,让男生进来点”,奶茶好了社长就一嗓子一嗓子报“丝袜奶茶!”“杨枝甘露”……人数太多,过路的人都以为我们这在搞活动,还有店员对我们说“麻烦往边上一点,不要挡了路”,我们乖乖蹦哒到最边边,三五成群聊着天。
“微博上有个小孩子好可爱,他妈妈想要他学英语,他不学,说是外国人的东西,不学,妈妈就问他外国人到中国和他说英语怎么办,他就理所当然的说‘我不理他’”社长一边照看着奶茶,一边和大家聊着天。
等了好久好久,奶茶才好。我是的港式鸳鸯,很香但是有点苦,所以更加好喝。
走的时候是分食堂走的,大家挥挥手告别,笑着回去了。
没有和一个喜欢的学姐说上话,打打招呼,有点小遗憾,这个学姐对我很好,个人公众号也很有趣,喜欢喝奶茶,玩“第五人格”,她的文章总能不同程度上写出我能体会但是写不出来的内容,就是一些芜杂的思绪,她总是能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且很有意思。
这次聚餐鼓舞了我,去之前听了一首歌,“生活不如诗,只能如是”,但是我们在生命的某一个瞬间能成为诗人,哪怕只有短短几秒,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寡淡的,但是那些如诗的瞬间可以让人释然一些生活的琐碎寡淡,让人觉得有玫瑰在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