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过电视剧版本的《白鹿原》,也不知道电视剧版的台词和剧情与原著相差多少,能不能解释为什么白孝文最后杀掉黑娃,一直到结局自己却还活着,没受到任何的审判。
我记得读到一些零散的关于陈忠实的一些事情,在陈忠实写《白鹿原》的时候,是参考了大量的当地文献,有很多人物其实是有原型的,这本书的内容是完全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现状,在他写出《白鹿原》的时候曾经受到了很多的议论,当时大家知道的是书中关于田小娥的一些情爱内容。
但我读了《白鹿原》之后,我觉得也许争论最多的并不是田小娥的情爱,而是白孝文、鹿兆鹏和黑娃他们,因为在《白鹿原》里作者没有把两派区分出好与坏,完全站在一个中立的位置,这是与其他书相比,一个最大的不一样,书中只是用了白嘉轩的人性为一条主要线索,写了一段贯穿了半个世纪的历史史诗。
白孝文杀黑娃,就是描述一种客观事实的存在,也是讲了白孝文脱离那种白嘉轩式的人性约束之后,对某种信仰的依赖,田小娥是黑娃的老婆,白孝文又曾与田小娥有染,通过白孝文的回乡祭祀,我们已经看出了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宗族的那种信仰制约,这个在他杀张团长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他父辈那种信仰,心里只有权力。
这种人不会在自己的权利道路上,留下任何可以阻挡自己的绊脚石,黑娃就是其中之一,虽然黑娃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帐一笔勾销,但他根本没有黑娃的那种气量。
《白鹿原》书中曾多次提起那块放在祠堂的乡约碑,最后那块乡约被毁坏之后,白嘉轩没有选择做一块新的,反而把这块碎的重新拼凑起来,这一行为是比较有感染力的,白嘉轩的存在就是在诠释这块乡约碑的意义。
这让我感觉作者的那种,对时代变迁的左右飘摇不定,唯有乡约这样以宗族道德伦理才能指导人生,我们曾经看过太多的类似的书,但都有个特点就是作者本身是站在了某一个立场上,而往往这种立场就会改变了书的艺术价值,《白鹿原》也许承受了很多的压力,把世间的客观事实完整的表现出来。
文:饼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正正经经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