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尴尬,比如,听到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恨不能向所有人推荐。
当兴冲冲的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群里的时候,会有人说,哦!挺不错的,但是纯音乐,欣赏不来。或者说,嗯,很好听,但我不懂外文。
看到那样的回复,感觉真的好沮丧。好像自己是在装,分享之初的高兴,也打了折扣。
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懂外文,我也不懂纯音乐。但那有什么关系?音乐就是拿来听的,拿来感受的,就像饭是拿来吃的一样。
真想告诉他们,听音乐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喜欢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听懂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或者是一定要知道他的来龙去脉呢?
这些话,最终在心里转了千百回,悻悻然放回肚里没有说出来。因为万一人家就是不喜欢,只是敷衍客套话呢!别当真了。
最近,看了音乐教授周海宏的一段小视频,我心里的话,又被凭空搅起,像一个个小泡泡,咕嘟咕嘟往上翻。
他说,音乐就是感觉的艺术,人天生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像一个小孩子,刚出生6到8个月,就对音乐有了感觉,会随着音乐律动。而长大后,对音乐高深的教育,把我们推离音乐,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们对音乐天生的喜爱,被教育给抹杀了。
听完他的话后,非常非常赞同,现实生活中的所见,也证实了他观点的正确。
举个例子。
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如果她烦躁不安,就给她放音乐或者给她唱歌,一听音乐她马上便会安静下来。效果非常明显。
大概女儿在两三岁时,音箱里放肯尼基的萨克斯《回家》,她在玩着玩着,就抬头用稚气的声音告诉我说,妈妈,这个人他没妈妈了,他哭了。
这让我非常惊奇,那么小的孩子,你说她懂纯音乐吗?在所有大人的眼里,答案肯定是不懂。
但是,她真的对音乐是有感受的,并且准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音乐表达的意思。
所以,对周海宏的观点,不能更同意。
人天生就有对音乐有识别能力,与学识经验无关。
再举个例子。
一个平常不玩手机,不上网,更不听歌,只知道干活挣钱的大姐,在我的教唆下,学会了用手机听歌。我向她推荐了许多歌曲,其中包括印良法师的《放下》。
她竟然迷上了,天天听,一遍遍单循环,还把歌学唱下来。
有一次闲聊,她说,我啥也不懂,说出来也不知对不对,你别笑我。为什么我听着人家唱的感觉两眼泪汪汪的?还特别喜欢听,听完心里平静的很,这是啥原因?
我知道,这大概就是共鸣吧!一个经历过生活的人,在那种慈悲的声音里,产生共鸣找到归属感,应该是很正常的。
能说她对音乐有造诣吗?她懂音乐吗?不,她真的什么都不懂,但她真的感受到慈悲力量的感召。
音乐对她来说,聆听,产生美感共鸣,已经是物尽其用了。就像饭是用来充饥,衣服是用来御寒的功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一定要懂?
音乐不需要懂,在同一首音乐里,大家的感受,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对于听音乐的人来说,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对一首音乐产生的感受就千差万别。音乐的魅力,也在于此。
听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自身的各种外在条件,都会主动融合在音乐里。在每个人心中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
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首音乐,在不同时间段聆听,其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记得有一首钢琴曲,《碧池上的钢琴》。当时听的时候是冬天,一个亲人离世了,心情很低沉。听到音乐的时候,很伤感,于是就写了乐评。
冬云低压烟迷茫,旧曲循环自倚窗。
街前熙攘来又去,满树银杏飘叶黄
心头婉转满落雪,笑意尽遮眼底伤。
指间岁月愁难捱,唯扯丝弦葬墨香。
后来,在评论后面有网友在问,为什么是“葬”呢?这是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可能在聆听的当下,我的心情正处于那种状态,所以就用了“葬”字。可是,后来心情好的时候,再听那首音乐,便没有了那种感觉了。
还有人问,冬天,银杏,不合适吧?那是他们不知道,南方的冬天,只是名义上的冬天,在气象意义上,刚好是秋天。我在听那首音乐的时候,窗外银杏正黄,而心头却在飘雪。
看看,是不是个人主观成份占的太多?那是只有我一个人才懂的评论,别人看的云里雾里。
对同一首音乐,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在于此。
所以,听音乐,真的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什么听懂听不懂,都可以抛开不用管。我们又不是作曲家,要了解旋律流变的线条流畅不流畅。更不是选秀的评委!要对每一个歌者音乐背后的细微差别作比较。
我们只需要用心去欣赏,像把心放进大海里自由漂浮,在音乐里感受到美,遇见自己的感情共鸣就可以了。
上一篇再听《菩萨那朵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