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把宠物当人养的,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懿公。
卫懿公口味儿独特,一般动物他瞅不上。
既然养,那就要养,能彰显卓越品味的。
比如,道家专用坐骑——仙鹤。
为了让心爱的宠物,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卫懿公强行把皇宫,改造成了大型仙鹤养殖场。
看着一把屎尿,喂养大的幼年鹤,终于长大成青年鹤,在空中自由翱翔,卫懿公忍不住引吭高歌道:
在我的天上,自由的飞翔,灿烂的星光,永恒的徜徉
即便如此,卫懿公还是觉得,自己的爱太肤浅。
于是,他为仙鹤,又增加了以下特殊待遇: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封仙鹤做将军;与仙鹤同乘龙辇;征收「鹤税」
通过征收鹤税,卫懿公从劳苦大众口袋,盘剥了大量钱财,用来为仙鹤,购买进口营养品。
广大人民群众不乐意了,纷纷谴责道:谁花纳税人的钱,谁上前线打仗去!
卫懿公,也是个耿直的大宝贝儿,率领一群仙鹤,直接就出城了。
东汉末年,兴起了一种,绵延近两千年的说法:男不养猫,女不养狗。
男不养猫,说的是东汉末年,四川地区广大人民,迷恋上了裸睡。一李姓哥们儿,恰是个猫奴,夜晚喜欢抱着猫睡。一日,李姓男子可能是做了春梦,某敏感部位进入「说不清是石头还是海绵」的特殊阶段。猫咪以为是老鼠钻到了被窝,在超强职业道德的驱使下,一口下去,直接把李姓男子阉了。
此所谓「生物阉割法」。
女不养狗,说的也是东汉末年,泰山深处,一对新婚夫妇,刚在床头度完蜜月。男人就马不停蹄,出去闯码头了。为了保证媳妇儿,不被外人欺负。临走前,男人给媳妇儿找了只狗作伴。一年后,男人归来,那兴奋劲儿,就像刚从牢里出来的犯人。结果,媳妇儿一脸嫌弃。男人再一看,女人肩膀的抓痕,完全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受待见了。次日早上,男人就砍了那狗。第三日,女人念及旧情,便跳崖殉情。
男人站在崖边,气愤地说道:你个XX的!
到了三国时期,不少人意识到:再好的产品,也需要进行品牌包装,比如起一个好名字。
于是,三国时期头号名驹——「赤兔」应运而生。
天下英雄对「赤兔」趋之若鹜,放佛骑上赤兔,就可以化身战神吕布。
与此同时,一批战马圈的新星,在各种大V的转发下,开始名扬江湖。
比如曹操的绝影与爪黄飞电,刘备的的卢等。
东晋知名书法家王羲之,不拘一格,喜欢养鹅。
他认为,自己的书法,均是来自对鹅的观察。
王羲之不仅自己养鹅,还四处收罗品种优良的鹅。
当时,王羲之已是闻名全国,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了。所以,不少人纷纷养鹅,希望能换来一幅王氏书法。
到了唐朝,贵妇们不仅注重着装打扮,还兴起了养狗的风潮。
在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只宠物犬,其外形类似于现在的京巴狗。
据说这是唐初,从高昌国引进的一种观赏犬,极其名贵,只有宫中妇人才养得起。
及至宋朝,民间养狗已十分常见。
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如开封府,已经出现了宠物集市。
市场上,不仅有马吃的粮草,也有猫粮、狗粮、鱼食。
末代皇帝,普遍是会玩的主儿。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就养了只大象,以彰显自己败家子儿的身份。
传说,这只象深得元顺帝喜爱,宫廷聚餐时,常在朝堂行跪拜之礼。
有时心情好了,巨象会拖着粗壮的大腿,来一段宫廷舞。
到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引领了一波「斗蛐蛐」的热潮。
小时候,因为斗蛐蛐成瘾,皇后怕他玩物丧志,把斗蛐蛐的碗全砸了。
明宣宗登基后,下达的一号文件就是:命各部门进贡上好蛐蛐。
因为皇帝宠爱有加,蛐蛐身价水涨船高。
老百姓若不小心,踩死一只国宝级蛐蛐,有招来杀身之祸的风险。
所以,后人送了朱瞻基一绰号——「蛐蛐皇帝」。
清朝时期,最喜欢养宠物的皇帝,非雍正莫属。
雍正帝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叫「百福」。
入冬后,北京城冷了,雍正便会找裁缝,给狗做几件冬装。
要说给狗做几件衣服,已经够意思了。
但这还没完。
裁缝把衣服做好后,雍正还要检查,纽扣是否牢固,细节是否精致等等等等。
作为一个在位13年,奏折批了1000多万字的工作狂,雍正竟然还能抽出时间,检查狗狗的衣物,足见其对狗的喜爱程度。
好了,年前最后一文,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如果您还有奇怪的历史问题,记得在评论区告诉我!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