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接上一篇阐述了关于心理咨询职业怎么进入的问题,该篇接着讲心理学该怎么学。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一定很困惑,因为能看见这篇文章的人,哪一个不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身经百战,谁没有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谁不会,我还是学霸呢,对吧!!
所以,我只写自己从13年至今6年或间断或密集的心理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学习方式,欢迎补充和交流。
这些年的学习,我有一个很深的体验,心理学的学习最不能延用中国应试教育下,一个人看书、密集的听课、然后死记硬背这样的填鸭式学习,应对中国应试下所需要看见的考试成绩。作为某种程度上中国应试教育的获益者,个人认为,之前的那种学习方式其实是成体系,也是高效的,只是为了追求某种程度上的高效(我觉得这个和时代背景有关),在学习的过程中,抹杀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也牺牲了个体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最后培养出了很多个有着同样思维、有相差无几认知、有千篇一律回答的很多人,这一点我在华尔街英语西式教育理念浸泡的两三年时间里深有体会。
在他们的课堂上,当老师教我一个电子屏的英文单词electronic时,他不是一遍一遍的让我记,让我拼写,而是带我走到窗户边上,指着对面的那栋购物中心外墙上闪耀的电子屏告诉我,那就是electronic;当讨论如房价、社保、养老等相关和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时,中国学生的反应千篇一律,压根就讨论不起来;当讨论如自然灾害、救火、政治、探险等问题时,中国学生的反应是感觉好像离自己很遥远,脸上有很多很多的漠然。
当然,这也包括我。
在华尔街英语学习的那三年里,虽然我英语现在也给老师还的差不多了,但那三年的浸泡让未出国留过学的我,也算是小小的弥补了一下心理的遗憾。写到这里,有点给华尔街英语打广告的嫌疑,也扯远了,言归正传。
既然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行,那怎么才是学习心理学的正确姿势呢?
1)看书
这里主要指一个人独自的看书学习,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听课、小组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也不能像书讲述的那么有体系,所以这一部分必不可少,同时,也很重要。但是,看什么书,就需要选择啦。
和君的董事长王明夫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她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我们是可以利用阅读书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所以,我刚毕业进和君的时候,我们是有一份围绕培养一个企业家、投行家所需知识结构的书单,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组织、投资、财务、人力、品牌、社会等等。这个书单在网上就可以搜到,而且更新了很多版,但我还是觉得最初的那一版最为经典和优质,它也成为我刚入行时的一个阅读指引——每当我不知道要读什么书了的时候,我就会翻出来看看,找找看有没有自己在某一个方面想读的书。
在刚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我是不知道要去读什么书的。于是,我就上网上看,对比,这里我很喜欢豆瓣的读书频道,早些年,我想读的、在读的、读过的书都会去那里Mark一下。
然后,我还会关注学心理学的朋友圈和推荐,看别人在读什么书,记下来,上网去查一下。当初,为了了解各个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很多个流派的书我都买过,简快、家排、正面管教、催眠,还有精分,说句老实话,这里头有很多书我买回来就大概翻了翻,因为很多都读不懂,尤其是佛洛依德的那本精分,其实我买的还是入门级的,我能读懂的就没几页。这些书吧,虽然只是翻了翻,却也是帮助我在选择学习哪种疗法时做了决策的,而且这些书,我都还留着,因为我相信现在看不懂,只是我还没到与之相遇的阶段而已。所以现在,经常的情况是,我偶尔会拿出几年前买的一本书开始读。
后来学习TA疗法之后,到现在,绝大多数的TA的书我都买了,有的很深,买了翻了翻就放下了,有的浅的就读一读,因为有很多书都在市面上买不到,尤其是很多台版的书(比如上一篇图片里的那本练习法的书,我非常喜欢),就更是买不到了,基本上很多都是买的影印版。
我想每学一个疗法, 后面都能带出很多要大量阅读的书目和论文,其实我还是蛮期待未来能有一个类似于建设心理咨询师知识结构的书单的。当然啦,就像上一篇所说,如果能找到北大或者北师大推荐的教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个人对类教材似的书有点反感,读的欲望很弱,所以这一点视个人情况定。
2)小组
这里指在每个课程学习之后,要组建学习小组,可以一起读书、讨论和相互一起做练习,这一块我觉得很重要,可以和1并行。有时候自己在上课、看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就会印象很深刻,也会更容易理解。因为有很多学员都是之前有过心理学其它流派或者教练的背景的,所以光是听他们讨论讨论,都会很有收获。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孔子的话还是没错的。
我学TA的时候,其实刚开始挺困难的,但自从为了准备TA1-4阶毕业的考试,机构让我们学员组成读书小组,一起读考试的那本书,每天一个1个多小时,好像是持续了一个多月,说句老实话,坚持下来也不是特别容易,但那一次坚持下来之后,我发现我再来读TA的其它书籍,要容易很多。
所以,到现在,我们都还有一个线上的读书小组,都是曾经一起上课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也都有各自的工作,我们每周一固定晚上20:30-21:30读书,读TA的书,上一篇图片里的那本台版的练习法就是我们目前在读的书,而且也保持的挺好,只有碰上节假日才会暂停。
大家都很喜欢这样一个安全、敞开、浸泡在TA学习里的氛围。
3)听课
现在在线教育这么发达,我想很多人都会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听,不管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究竟是线上还是线下,我觉得更有利弊吧,可以结合。就我自己而言,主要参加的都是线下的课程,因为心理学很注重体验,线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尤其是外教,会有很多体验式的练习,我觉得挺重要的,而且在线下,老师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连接会更深一些。
线上课程,其实我听的比较少,因为个人觉得比较碎片化。当然,如果实在因为条件限制,比如说很多外教的课都是线上的,也是可以尝试的,而且收费确实要便宜很多,不过,目前,我还没有这么做。我偶尔也会听一些自己感兴趣主题的微课,这在我还在前面探索怎么学、学什么的阶段用的比较多。
后来,也听过简里里的音频,关于讲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当时决定去听,完全是因为我有它的纸质书,当然能听完,还是因为简里里还是讲的不错的,尤其是对中西方的这种心理咨询差异,以及一些心理咨询的设置上,帮助我拓展了不少。
也个别的我感兴趣的疗法,抱着先去了解的心态,碰到免费的或者只是有转发要求的,我也会听一听,主要是想增进对疗法的初步了解,为自己以后的决策储备一些信息罢了。
4)体验
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在课程上的体验,投入的去练习就很重要。为什么要强调出来,是因为咱们中国的学生都特别喜欢做笔记(托马斯老师说,最讨厌学生做笔记了,哈哈哈),却忽略了练习过程中自己的体验和觉察,这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要超出纯理论部分学习的,因为没有自己的觉察和体验,学理论要学好的可能性也会非常低。而且,只要你大概了解一下所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流派,都会无一例外的强调“自我觉察”,我觉得“自我觉察”是学习任何心理学流派的基石。19年春节前后,我看经典中医启蒙,发现中医也强调觉察,强调打开自己的感受。嗯,有种大道至简的感觉。
另一种是个人体验(包括1对1和团体),就是如果真正有走上这样一条专业道路的话,先做自己的心理咨询(也就是个人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在上一篇里大概也提过一些。这一篇,我想说说体验的部分,就是我真心觉得能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人。以前,我觉得不就见个心理咨询师么,就当去看次医生,有啥难的。直到我自己觉得,如果我要走上这条专业的路,这是一个必须要迈过去的坎儿的时候,我才决定要去走个人体验。即便是这样,当我最终下定决心去之前,我真的是充满了焦虑,我觉得内心都可以用焦躁不安来形容了。所以,当我真的走进去了之后,我才真的觉得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是一个很有勇气的行为。后来,我看TA的书,书里有对来访者走进咨询室之前的焦虑的分析和讲解,当我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哦,原来都是会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的。
所以啊,人是挺复杂的,一方面有对自己未知的部分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又对自己即将要看见那个未知的部分、以及要面对那个未知部分带给自己的不确定性有一份深深的恐惧。
5)应用
其实在这个部分,自己是觉得做的不够好的,我很佩服那些学了立马就能给别人讲课,立马就能用的学员,开沙龙、讲课啥的,我经常的感觉就是自己还没整明白了,哪有底气去干这些,撑死了,我也就带带读书会,帮助自己做自我觉察。前一段时间,在和一位TA的新学员交流的时候,我说这些年,我学的点心理学全用在自己身上了。她问我,怎么用啊?我说,光是觉察就可以有很多用处啊,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是啥,觉察对方的情绪是啥,看见别人的需要,也保持自己情绪的平稳,在遇到事的时候,可以带着觉知的去看问题,然后自我觉察也帮我看见自己背后的人生信念等等,当自己能觉察的部分越来越多的时候,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就没那么拧巴了,关键是自己的内心冲突少了很多,内心冲突少了,人也就舒服多了。
以上的每一种学习形式,在前期的时候,可能会有个先后顺序,但到后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同步进行了,具体频次上有多高,完全视自己要兼顾的方面和精力来定,毕竟咱们的生活里不只有心理学,还有工作、生活、家人、朋友呢。所以,这条路上,我自己走的比较慢,也就想这样慢慢的走,经济压力还小点,哈哈。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学习心理学不是光靠自己就可以学好的,也不是说我有多努力就可以学多好的。我觉得这两点是跟我之前的学习最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光一个人看书吧,容易“走火入魔”,这时候,越努力,越学不好吧。我上TA时,面对中国学生的那种想快点的急切,托马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慢慢来。
嗯,慢慢来,比较快!
附一张托马斯老师的照片,2018年4月,我们1-4阶课程要毕业的那天中午,阳光明煦,托马斯在中午的时候抽空打个盹儿,是不是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Mary@BJ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