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最近可能变成了网上大多数人的一个共识,这在任何话题都能找到黑粉的网络世界可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觉得阶层固化是对的?可能源于发布者的大V身份,说什么听起来都有三分道理。也可能源于阅读者的生活经历,也许大家正在经受生活中的不公,接受阶层固化的天花板。还有可能源于一部分成功“跃过龙门”的中产阶级的庆幸,回头看看,自己改变了自己的阶层,无疑有太多的感慨不吐不快。但是,多数人的认同一定是对的吗?我觉得,虽然有道理,但应当有反对的声音。
第一,阶层固化和阶层分化不是一回事情。
阶层固化的前提当然是阶层分化,没有不同的阶层,哪来固化?但是!想谈固化,尚需时间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接近40年,确实诞生了一批富裕阶层,也随之而来贫富分化,我们看到阶层分化已经成立。另一方面,在宏观上由于社会稳定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利益相容的共识,因此,整个大的群体也许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再加上我们看到种种富裕家庭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这些大概就是所谓“阶层固化”的依据了。
可是,要想谈“固化”,还得把“固化”的定义说清楚。社会整体的稳定,不代表没有上升和下降的通道。我们如果按最粗暴的方法对阶层分类,即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来分。固化,应当是占有社会资源多的人永远多,而占有社会资源少的人永远少。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那么是否有机会从少变多,而且是从相对少变成相对多呢?
当然有,现在仍然有,如果你不只做键盘侠,而是到北上广深的大街小巷里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年入百万的机会多得是,当然你需要付出的也不少。
所以我的结论是,确实阶层发生了分化,而阶层固化的依据虽然存在,但不充分。
第二,除阶层固化以外的可能性。
有什么可以是一个人阶层上升的原因呢?无非有两种,一是从社会资源存量中得到比别人更多,二是从社会资源增量中得到比别人更多。
存量怎么分?当然,支持阶层固化的人会说是靠遗传。可是在国有资产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遗传私产的帮助有多大?即使是私有制占主导的欧美国家,由于巨额的税收也使得遗传这一存量分配方式的力量在减弱。另外还靠什么?当你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时候,社会自然会把存量分配给你一部分。我也承认,存量的分配和先天的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从现实生活来看,勤奋和善于思考绝对能够使你的资源存量超越你的家庭背景。这还只是一个线性的推演。
而对于增量的分配,由于新世界的大门外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样子,就变成了一个非线性的过程。你的家庭背景不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你自己的运气、抓住机会的能力和解决困难的勇气则占据更大的地位,甚至是唯一的地位。因此,如果你希望寻找阶层固化以外的可能性,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其实就在网络上阶层固化吵得沸沸扬扬的同时,那些正在超越自己阶层的人正在默默寻找机会,所以,阶层固化也可能只是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实话讲,每个人都会累的,超越自己的阶层实在太苦太难,也需要太多勇气,所以,如果你觉得阶层固化,那么就固化好了。大千世界,总得有人开疆拓土,也总得有人安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