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是其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墨菲定律、墨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墨菲定理,结果如下。
1.排队的时候总是自己那一队最慢。
2.乘电车没座位的时候,总是自己站的位置前面的座位不空出来。
3.偏偏带伞的那一天没下雨。
4.网站中的“常见问题”记录中找不到自己想问的问题或者解答。
5.插U盘90%以上的情况都会把接口上下颠倒。
6.发现有计算错误,为以防万一在计算一次,结果又出来了更不一样的答案。
7.总是在自己离开座位的时候来电话。
8.慌慌张张跑上电车发现方向不对。
9.乘公交的时候自己越着急越堵车。
10.做选择的时候纠结两个选项,结果总是没选的哪个是正确的。
11.考试开始前抱佛脚记住的东西不会出现在考试中。
12.偏偏没复习的地方会出题。
13.偏偏天气预报说有雨而且确实下雨的那天,忘带伞。
14.总是晚点的电车或公交,偏偏在自己晚来的时候准点到来。
15.录制电视节目的时候,偏偏自己要录的那段节目会因为体育赛事延长导致没录完。
16.每次网购下单之后,肯定会看到有别的网站卖得更便宜。
17.乘车的时候,越是自己累的时候,越是会有老人来上车。
18.在社交网站上发动态时,越是想要一些评论的时候越没反应。
19.越是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完成的作业,提交时间越是会延后。
20.自己想看的节目总会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播放。
这条定律看起来是负能量,但问题是生活工作还要继续,打破墨菲定律的方法:
理论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任何事情未到结果,就是过程中的一步,总有它的前因后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结果的表像。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让事情发展出乎你的意料,手足无措。遇到事情先了解它发生的原因,预料它发展的方向,做好当它向不利自己的方面发展时的应对方法。遇事淡定,理性分析原由,做到处事不惊,事情总有解决的方法。
论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计划的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就像人的欲望,永远没终点。生活工作中当你实现了一个标准,你又会发现另一个标准貌似更合理,更准确,在这无休止的自我调整中,时间永远不够。要做好心态要调整,任何事情都需要分阶段,每个阶段一个目标,到达到不需调整,完成即可直奔下一目标。这样总会取得阶段胜利而不会让墨菲定律消磨意志; 心理上明确预计好事情的时间,努力坚持总有解决的一日!
理论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这个其实是心理暗示,就是让人潜意识认为事情不会太顺利,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情发生而影响结果。当然,世事难料。所以在这个基础上,首先我们坚定自己意志,不怕出错!先将心理建设好,下一步,不怕出错的前提是:什么我们都已预见,然后想方设法避免出错,接着就是提早计划好出错了的对应措施。
理论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这个是自己潜意识认为某种情况很重要影响很大,所以会担心。所以这个理论就是让人将自己内心害怕的东西揪出来,直接面对,而不是因为怕了而逃避,通常越逃避越做得不好,坏事就一定会发生,所谓越怕鬼越见鬼!
“墨菲定律”忠告人们:
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用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