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然后成年。但成年后,又有中年,中老年,和老年。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它的人生任务。比如我们熟悉的青春期,就是一个要成熟独立的人生任务。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会经历很多:好奇的,无知的,迷茫的,爱的,恨的,怨的……无数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总有缺憾。有时我们试图改变别人,有时我们试图改变自己。可以,也难!需要很多付出。
按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些我们和别人不受理性控制的冲动和行为;那些我们和别人不受社会道德约束的冲动和行为;还有那些,在我们看来某些人的行为会被反问——难道他们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但他们却恰恰无动于衷的心理和行为,都来自于潜意识的力量,而这些潜意识的形成,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塑造完成了。就如同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有时候别人对我们不自觉的伤害,想来,都源于他们童年时不好的经历吧。比如,那些过于在意别人比自己优秀的人,也许在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忽视,所以他们只有让自己突显出来,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要不是变“坏孩子”,要不是变得优秀。所以对于变得优秀的“他们”,当别人比他们优秀时,他们的内心起伏会很大,甚至有伤害比他们优秀的人的言行。其实他们害怕的是小时候被父母忽略的感觉,他们害怕自己被忽视了,这就是早年经历带来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后,人们都会有,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的想法。但人活着就会有压力,有焦虑,甚至是我们自身的负面的潜意识都会免不了带给自己的孩子。弗洛伊德也表示,再好的父母也都会难免犯错。
所以,因为在童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经历,并且,经历各不相同。所以,才会有我们看见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不一样的人。但幸好,人类还是群居的,文明还存在。人性还在法律,社会舆论的保护下。但不得不说,像我们常看到的:背叛、恶语中伤、嫉妒、离间等这些负面的心理和行为还是每每让我们感到受伤。
但是,最后想想,他们有他们的“伤痛”,改不了。又何必让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萦绕于心?为何不像个神仙,活得自在洒脱;又为何不能活得似个哲人?看得通透,活得明白。
一个人,要相信正义的力量,相信智慧的力量,也要永远相信自己的美好和勇气。这样,你希望的美好生活便会与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