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贪婪恐惧指数是58,之前一度到过70,离极度贪婪已经很接近了,之后一路砸。
本文主要讨论股息复投的策略与风险。股息复投,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投资策略,主要就是持续用股息收入买更多的股票,通过“利滚利”的方式,实现财富增长。
一、有用吗?
根据晨星的数据,长期来看投资回报的主要来源并非靠股价上涨,而是企业的分红。在过去的30年中,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9.7%,其中有约40%的收益来自股息。这足以看出股息复投在资产增值中的重要性。在A股市场,这种策略同样具有可行性。
二、怎么做?
错误的做法是单钓一个行业或一个标的。
比如,银行股通常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工农中建的股息率长期高于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如果将这部分股息重新投入到股票中,无疑可以提高总体的投资回报。
然而,银行股也有其风险。其中,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近期存款利息不断下降,背后的一大原因就是钱贷不出去,4月的社融数据就能证明这一点。既然银行无法创造更多收益,那就必须降低成本。类似的风险可能导致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其分红能力。我们在选择银行股进行股息复投时,必须对这些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再比如,周期性的煤炭股,同样是股息复投的重要选择之一。即便根据10年的过往记录看,企业每年都能稳定分钱,似乎分红没有波动,但其背后的净利润是起起伏伏的。行业的周期性决定了这些股票的分红可能不稳定,会受到宏观经济、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需求旺盛,公司盈利能力强,股息丰厚。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需求萎缩,公司盈利能力可能急剧下滑,甚至无法支付股息。
三、构建思路。
正确的做法是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构建投资组合:
1. 关注持续稳定股息政策的公司:一些大中型上市公司能持续稳定地支付股息,100亿市值以下的不考虑。例如,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石化、家电、医药等行业。具体可以参考红利指数的样本构成,在此基本上降低银行的比重,提高其他行业的比重。
2. 关注基本面:关注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长性、行业地位等。一般来说,这些东西不需要深研,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人做过功课了,参考他人的成果即可。
3. 考虑行业分布: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们需要注意行业的分布,尽量实现行业的多元化,以减小特定行业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具体要求是一个行业比重最多不超过20%。换言之,我们必须分散持有5个以上的行业。
4. 确定持股比例:在确定各股票的持股比例时,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市值、股息率、股息增长率等因素进行权重分配。一般来说,市值大、股息率高、股息增长率高的公司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具体要求是单个标的比重最多不超过20%。换言之,一个行业可以只买一只股。
5. 定期调整:投资组合构建完成后,需要定期调整。一般每半年调整一次就可以了,调整时关注公司的最新财务报告,评估其股息支付能力是否出现变化等。
6. 风险管理:虽然我们已经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但仍然需要整体风险。例如,我们需要观察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等指标。关于最大回撤,一般保守的人可以设定在10-15%,激进的人可以设定在30%。然而,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比如2022年4月、10月,投资组合很可能触发最大回撤。触发了最大回撤应该怎么应对呢?是否意味着要清仓呢?具体做法有两条:①检查一遍自己的组合里是否有暴雷的标的,若有剔除;②通过其他工具对冲风险,比如用不超过5%的资金买入看跌期权,这样若市场继续下跌,则能保证整体不亏,甚至略有盈利。
7. 股息再投资:这是股息复投策略的核心环节。具体做法有两种:①收到的所有股息定期再投资到投资组合中;②再扣除一年必要的生活费后,将多余的资金再投入到投资组合中。当然后者的复利效应会小很多,具体操作时可以避开分红高峰期,因为那时会有很多人拿到分红以后会再买入,导致价格偏高。不妨等1-2个月或者等到组合定期调整的时点再说,也许会(也许不会)有更好的价格。
8. 耐心:股息复投策略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期的复利效果,这件事是十分枯燥的,就像有人告诉你他要将每年收的房租攒起来,然后再买一套房子。。。这可能需要坚持好几十年,而且几十年前与几十年后的房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好消息是:①当前的股息回报比房子的租价比要高得多,②每年拿到“房租”都可以立刻买入,而不用等到几十年后再买。
四、结论。
总的来说,股息复投是一种强大的投资策略,能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财富的稳定增长。然而,这种策略并非没有风险,投资者在实施时,需要有足够的风险认知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执行力。
在A股市场,尽管银行股和周期性行业股票如煤炭股的股息收益吸引人,但投资者需要清醒地看到其背后的风险。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投资者应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寻找那些具有稳定盈利和分红的公司,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单一风险。
参考资料:
1.Vanguard. (2021). The role of dividends in total return. Vanguard Research. Retrieved
2.Zhang, Y., Wang, Y., & Liu, Y. (2022). The risk analysis of China's bank stocks. Journal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10(1), 45-60.
3.Chen, L. (202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isk of cyclical stocks in A-share market.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58(2), 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