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正值春运第一天,在西安火车站二楼的候车大厅内,以“老物件里的春运记忆”为主题的展览正式开幕。在焕然一新的西安火车站,回顾曾经春运留下的老物件,感受到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
2023年2月12日晚上,在西安站乘坐火车时,我偶然看到候车大厅里举办的展览。正在赶火车,时间非常紧。但是,我依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了这个展览,思绪又回到了曾经老火车站的繁忙场景之中。
这里陈列着汉白玉雕刻的“西安车站”站名牌,由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林森题写,高152厘米,宽82厘米,厚5厘米,重260公斤。1935年,西安火车站建成以后,这块站名牌一直镶嵌在大门上方。1984年,车站改名,被取下来。
1.检票钳
过去,乘坐火车之前,都要排队检票,检票钳成为车站工作人员的必备工具之一。进站的时候,在票上剪一个小口,标识这张票已经使用过了。从2020年起,中国铁路全面实施电子票,乘客只要刷身份证就可以进站。从此以后,纸质火车票和检票钳退出历史舞台。
2.日期戳
过去,火车票非常简单,大多都是手工制作的硬版票,需要在每张车票上加印不同的日期。同时,面对临时乘客、加挂车卧、改签车票等情况,需要修改车票信息,也要重新更改日期。因此,滚轮日期戳成为铁路票据日期拓印常见的工具,用手拨动皮带条,可以调整日期号。
3.站台票
过去,人们可以去火车站的站台上迎送乘客。但是,需要购买一张站台票,也被称为“月台票”。后来,由于站台票印刷精美,具有信息和文化内涵,成为人们收藏的物品,还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铁路站台票展览。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规程要求,不再针对迎送旅客发售站台票。
4.列车时刻表
过去,人们购买火车票,都要查阅铁道部门根据铁路运行图编制的列车时刻表。在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到所有列车的始发、停靠、终点站等信息和时间,以及运行区间的行车速度和行车距离等更加具体的内容。1985年4月1日,西安火车站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共开行旅客列车44对。
5.旋转号盘电话机
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旋转号盘电话机,在火车站办公室使用,包括送话器、受话器和电感线圈。据说,信号接收由交流铃完成,信号发出部分由机械式转拨号盘实现。当时,西安地区的铁路电话是四位数,咸阳地区的铁路电话是三位数,拨打地方市电在电话号码前加10。
6.84式样铁路制服
1950年,按照中国铁道部的规定,铁路职工穿着统一制服,体现了铁路运输半军事化的性质。1984年10月18日,对铁路制服进行改革,以西服样式为基础进行改制。春秋服为蓝灰色纯涤纶,冬服为藏青色涤纶华达呢。后来,历经84式、94式、98式、2002式,2006式、2010式、2015式、2019式制服改革。
在这里的展板上,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将曾经西安火车站的场景展示给大家。刷身份证进站,排队检票乘车,工作人员为候车大厅的旅客送上热水……
2014年,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前往全国各地找工作,经常在西安站乘坐火车,当年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每一次,出发前,都满怀希望;几天以后,铩羽而归,落寞地返回家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我走进火车站,看见人们准备出发或者归来,都能够感受到他们出行的辛苦,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憧憬与向往。祝愿大家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