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最近特别常见的一个说法,“灵魂有趣”。
太长不看版:灵魂有趣和之前的"诗和远方"一样,只是一种提升逼格的说法,关键点不变:多读书多健身有钱多旅游没钱多做饭。
灵魂有趣无趣,也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从你自己的人生里获得乐趣。
睡前翻翻版:
最近看小说《雅骚》,里面描写了很多作八股文之法。其中提到,八股文并不是那么死硬刻板的,有很多流行风尚,几年十几年一变,被称为"时文"。
如果我们留心去看,各种自媒体的文章与八股文颇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写文章自然有其应有的逻辑规律,体现在文章上就是固定的结构;另一方面,风尚也是有的。比如前一阵子的“诗和远方”,更早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还有最近的,(嫁/娶/做)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初初看到一两篇这种提法,觉得很是新奇,也自省一番。当然一开始是自得,因为喜欢看书喜欢旅行坚持健身的自己当然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后来就是自厌,因为我虽然喜欢看书旅行健身,现在依然不善交际不会打扮真是一个超无趣的人。看得多了却不免犯了“挑剔”的老毛病:灵魂有趣,真的那么重要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到底什么样的灵魂算是个有趣的灵魂?我有个好朋友在深度思考(沐浴)之后,回答我“聊得来的人就是有趣的灵魂。”这个答案看似逻辑不通,其实直指问题的核心:有趣,往往代表“有聊”。一个和你有的聊的人,是对你而言有趣的人。一个和很多人都有的聊的人,大概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敲黑板,这个有趣的“灵魂”是对别人而言的,不是自我可以定义的。)
怎么样才能有“聊”?读书旅行运动——是不是突然发现事情不对?怎么最后还是回到最基本的鸡汤文三件套了?因为这三样成本很小,逼格够高,最重要的是,受众广泛啊!
比如运动,跑个步,春上村树可以写一本畅销书。健个身,练出肌肉你可以用来撩汉撩妹,练不出肌肉你可以积累很多健身房里洗澡和快速换装的经验……总会有人听的。
比如旅行。去远方是旅行,周末去家旁边的小公园铺个毯子可以发条朋友圈“原来身边就有这么美好的风景”,再配上一张不知道是不是你拍的加了滤镜的照片……总会有人给你点赞的。
读书更简单。喜欢看书你固然可以大谈卡夫卡或者莫言,不喜欢看书网上也有《如何假装看完一本书》这样的方法论……总会有人过来赞同你对《1984》的看法的。
你看,做一个有趣的人,甚至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一点也不难。
难的是做一个有趣的自己!
咦?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难道还不是有趣的自己么?
真的不是。
我在健身房里遇到很多妆容整齐装备专业,一拍照就是半小时最后跑步机上待十分钟的姑凉;我也认识明明喜欢看各种网络游戏穿越文硬要跟我聊川端康成的小伙伴;我也知道有的盆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还觉得自己拥有了“诗和远方”……
说真的,这样的“灵魂”展现在朋友圈、社交场合、相亲等等场景下,我一定各种点赞,写在鸡汤文里也显得特别积极向上特别励志,但是让我做这样的事,我估计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趣。
有趣的自己是那个全身大汗形象全无但是比上次多深蹲五公斤的自己;有趣的自己是看了篇特浅薄的情感文就哭的稀里哗啦的自己;有趣的自己是独自旅行无人作伴所以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的自己……因为这样的自己,才会让我有对话的欲望,才“有的聊”。
在没有观察者,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的时候,那个特别不积极不努力不鸡汤甚至还有点小阴暗的自己,才是最像自己的自己吧?轻松写意,才是最有趣的自己吧?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不好意思,我还真不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