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篇》,共16篇,每一篇都跟学习有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学”学做人,学做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兼知行而言。所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而时习之,学了要不断地学用在现实生活中,才是完美的,才是有意义的,内心深处发生改变,这就做到了学而时习之……跟我们现在的,学 思 做 教 赢是一个道理,是一个闭环。
再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非常有名,是用来骂人的。一个人如果花言巧语,表情极其丰富,这种人八成不会太好,这是孔子的看法。孔子不喜欢特别会说话的人,或者,孔子不喜欢特别矫揉造作的人。我们现在出现了很多骗人的手段,可以用表情骗人,用语言骗人,用花言巧语骗人,用肢体语言骗人,不但孔子不喜欢,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是不喜欢的,孔子喜欢诚垦朴实,刚毅木讷近仁之人。所以我们学习学什么最重要,真诚最重要,给对方带来价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真诚本来就是道路……
所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生成长》告诉我们错误是我们学习的机会,当我们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生气,掩饰,文过饰非,这时候你发现你的错误越来越大,你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弥补这个东西,在公司里边,一个永远不犯错误的领导是非常可怕的。假如,这个公司的领导说我从来不犯错误,我是绝对没错,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他就把所有责任推给下边的人,那最后,你会发现,他是犯错最大的那个人,整个战略方向就错了。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找出我们的不足,改正错误,记得《论语》中又说“主贵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要以忠信为根本,,然后去追求向更好的人不断地学习,如果犯了错误,别怕改正,就好。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保持一种学习心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