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霞简直是太美了。早自习的时候班里问问题的同学络绎不绝,内心深处被同学们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打动了,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希望同学们能像这朝霞一样旭日东升,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讲到了江岸的小说《喝晃汤》,里面的情节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小说里黄泥湾人把猪血叫做猪晃子。黄泥湾有个习俗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猪,没有杀年猪的人家可以向杀年猪的人家赊块肉来吃,等到自己家杀年猪的时候再还上。黄泥湾人杀了年猪,往往要开一两桌席面,把每家家长请来坐席,俗称喝晃汤。晃汤就是把猪肉、猪心肺、猪肠、猪血放在一起乱炖。
小时候,我们村也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记忆中依稀记得杀猪的前天晚上爸爸会提前给村里叔叔们打好招呼第二天天没亮过来帮忙杀猪。家家户户互帮互助,杀完猪之后,妈妈也是把猪血、猪肉、猪肠、猪心肺一起炖,请伯父伯母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们过来吃饭。那时候的经济条件不像今天想吃肉随时可以买,但是一大家子还有村里人的关系非常的和谐温馨。
记得过年的鱼是大队里统一分,一家多少斤,无论分到什么大家都是其乐融融,有说有笑。
那时候无论干什么,谁家先干完了都会去帮没做完农活的人家。我们做孩子的也是这样,中午下午放学后,班里同学一行几十人,今天去你家插秧,明天去我家割稻。我们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那时候不仅比学习,还比谁割稻快,谁插秧快,谁是干活小能手。想想那时候虽然没有电视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日常是非常充实而又开心的。
今天的孩子与我们那时候相比虽然条件优越了很多,但也失去了童年无忧无虑畅玩的乐趣,学习压力也重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