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知识,我是一块干涸的海绵,努力地吸取知识的营养水,加油加油!
昨天下午去了藏书石雕研究所,开车穿越苏州城,从最东头的金鸡湖东到城西之西的藏书镇,单程37公里车程一小时,感觉有点不值得。
还是有收获的,即使只是了解一下澄泥砚和藏书石砚的区别,也值得。
以前去灵岩山,上山路上都是卖澄泥砚的摊位,那时就有过疑问:明明是用石头雕刻的砚台,为什么要说成澄泥呢?
昨天看着石砚,临时抱佛脚查了一下澄泥砚。百度说,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
百度还说,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澄泥砚的产地在河南和山西,黄河澄泥砚名声卓著。
藏书的砚台其实不是澄泥砚,而只是石砚吧?
石雕研究所的小俞老师说,是石砚!我们这里有点年纪的人以前都去摆摊卖过砚台,大概是为了卖个好价,就假托澄泥砚吧?从2007年注册时起,就叫澄泥石砚了,加了“石”字,应该是准了。
呵呵,我也这样理解,不知是不是自说自话?记住了四大名砚是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也算是有收获了。
最喜欢留园的一个小书房“汲古得绠处”,汲取知识就是需要找到一点点线索,就如一根细细的井绳,我们可以通过井绳系着的吊桶,打起满桶清泠泠的水来。
今天状元博物馆踩点之后,又去走街巷备课踩点,下一条线,我想走读城隍庙周边。
原计划从怡园里开始,往北走,经过嘉裕坊、庆元坊、马医科、神道街,穿过东中市,进城隍庙,出来后再走范庄前,最后到承天寺前看看藏过郑思肖《心史》的那口古井。
昨晚读书查资料时,忽然想到,城隍庙南面的一圈街巷上次听蜻蜓讲过,我再讲的话,是不是有点抄袭的嫌疑呢?呵,虽然我肯定会自己找资料重起炉灶的,但还是避一下嫌疑吧?
于是决定走城隍庙北部区域。
从北寺塔地铁站一号口出来,遥望北寺塔,简单了解一下,就钻进小巷,承天寺就是韦应物吟咏的重玄寺哦!东海岛一弄、二弄、三弄在重玄寺东侧,西侧还有西海岛弄,这里整个一大片区域,据说曾是元末张士诚据城时的宫殿⋯⋯
承天寺的前面就有那口古井。
还有吴大澂故居、吴梅故居,还有范仲淹义庄⋯⋯
城隍庙是本次走读终点,也是重点,上次蜻蜓讲过,这次我还是会讲,这是避不开的。就如苏州园林,那么多老师讲,我们还能讲出各自的新意。
庆幸觅到了2011年版的《苏州城隍庙》,作者是蔡利民,是那位民俗专家吗?网上资料虽然很多,毕竟真伪难辨,也不系统,有了正式出版物就好了。
2011年书中的苏州城隍庙跟现在的相差很大,供奉的众位城隍名册就有很大的出入了。
城隍庙是道教重地,历朝历代苏州城隍庙供的主城隍都是春申君,副城隍变化就多了,现在供的有十位,他们是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 曾任平江知府的范仲淹、文天祥;曾任江南巡抚的周忱;曾任苏州知府的况钟;曾任苏州同知的任环;曾任明末江南巡抚张国维;曾任江苏巡抚的汤斌。
《苏州城隍庙》一书中说供的城隍老爷是春申君、汤斌、陈宏谋,其他的就是其他神如财神、文昌、月下老人等等了。
陈宏谋曾任江苏巡抚,沧浪亭五百名贤祠里有他,他的故事我不熟,以后要找点他的故事了解一下。
说还有一位状元郎王仁堪(1849~1893)曾是苏州城隍。哈,这人我熟悉,他是1877年的状元,比1874年苏州状元陆润庠晚一届,官声很好,1893年在苏州知府任上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年仅44岁。
我记得王仁堪,是因为他与鲁迅家族的恩怨与纠葛。
简单说,就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拿了一万两银子去行贿浙江主考殷汝璋。周和殷是同榜进士,殷为二甲第17名,周是三甲第13名。
行贿地点在苏州,苏州知府王仁堪正在殷汝璋的船上聊天,周的船靠着殷的船,仆人把信送到殷大人船上,殷把信封放在桌上,继续与王仁堪聊天。
笨仆人觉得自己还没完成任务,临走高声说“王大人请收好,里面有万两银票!”
这下瞒不住了,殷立即把信封交给王仁堪,果然有一万两银票,王仁堪不能不管,立即下令拘捕周福清……
王仁堪想大事化小,主动提出周福清小时候精神受过刺激,有神经病,只要周福清承认自己一时糊涂犯了神经病,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可是周还真犯了神经病,上堂时坚决不承认自己有神经病,反而举了一堆例子,说试场行贿是惯例,某某行贿了没追究,某某受贿了还逍遥,为什么我要受责罚?
于是,神仙也救不了他!据说王仁堪的一个副手还是周福清目空一切时得罪过的死对头,于是,书呆子被打入死牢!
而王仁堪就在这年去世了。
整整八年后,周才得到特赦,可怜了周树人,1893年案发时他才12岁,从小康跌落到底层,看尽世态炎凉,才有了后来那个横眉冷对天下人的鲁迅。
周福清之孙厉害:周树人(鲁迅);周作人(知堂),著名学者;周建人,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
所谓开卷有益,每一本读过的书都是有用的,读过鲁迅的传记,上次讲顾颉刚,就想起了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今天又牵出了王仁堪。
今天步数超过18800,因为我出门备课踩点去了。
在状元博物馆逡巡了两个多小时,到后厅时看见墙上活动播放着苏州状元介绍片,拍得着实不错,我站着看了一会儿,发现介绍片还挺长的,便坐在大厅门槛上认真看。
有我的朋友倪浩文老师出镜,他是苏州大学出版社编辑,又是苏州古建专家,特别对砖雕门楼有深度研究,苏州现存明清砖雕门楼居然有五千多座,每一座,倪老师亲自拍有照片。状元家的砖雕门楼或者状元题的砖雕门楼中枋字牌,简直可以专门写本书。
还有苏州民俗专家沈建东老师,她从昆山民俗“炒发禄”,将发芽豆、花生、南瓜子,放在锅里炒,噼噼啪啪,满屋飘香,老百姓就叫“炒发禄”。“发禄”与吴语“发了”谐音,1493年状元昆山毛澄就是带着家乡人炒的“发禄”,带着家乡人的祝福,踏上科举路从而梦圆夺魁的。
1622年状元文震孟的艺圃自然是要出镜的,看到12:50时,我忽然看见了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这不是我正带着大小朋友们走读艺圃吗?哈哈,被偷拍了!
想起五月初倪浩文老师跟我说过我在艺圃的镜头被拍进了一个介绍片里,我当时没反应过来,以为是苏州电视台的,没想到是状元博物馆的。
看完全部视频,全长20分钟。我看看时间还没到四点,整个展厅空无一人,索性在门槛上坐下来,又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
视频不错,但是播音员把“解元”的“解”字读成了xiè,建议查一下字典再读。或者听一下状元研究者如李军教授或李嘉球老师的读音。
对苏州第一位状元陆器,是有争议的,在各种中国状元录上,公元840年的状元是李从实,而不是陆器。
苏州的唐朝状元都是明清文人考证出来的,在苏州历代地方志上记录的第一个状元是1181年醋库巷的黄由。
1192年出版的苏州第一部地方志体例的地方志《吴郡志》中,范成大说:“吴郡,自隋唐设进士科以来,未尝有魁天下者。⋯⋯辛丑科,吴县人黄由子由遂状元及第。”【《吴郡志》卷四十四。】
还有一点令我不舒服的,51位状元、1500多名进士的状元之乡,短短20分钟的介绍片中居然出现了那个妓女赛金花的介绍,那个满口谎话的妓女,给文风鼎盛的苏州状元抹黑了,有点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