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节,自我延续,未完待续,青春结束时的四中自我类型。
分别是同一性早闭——逃避,同一性延缓——叛逆, 同一性扩散——迷茫以及同一性获得——个性。如作者所说,每个人都能在这四个模式里面找到自己做事的影子。每个人的自我类型不是固定的,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变动是常有的事情。我觉得我自己也许更符合逃避和叛逆的模式,这是因为我儿时的经历造成的。
同一性获得——个性,是我们希望自己拥有的自我类型,因为比较健全。说明我们发展得很好。但如果不是,也不用过分自责或者责备他人。因为模式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向更好的自己变化。
于是,有了工具箱提到的办法。三个我,自我、本我和超我。注意平衡三个我,自我的综合,本我的灵活和超我的宽容。通过观察自己的三个我的相处模式,总结经验,助力自己的心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