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分析
先来看一个模拟柱状音频图的效果:
做程序之前,我们先来分析这个方块的具体动作。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整个频谱里的方块,都是由一个角色克隆出来的。
方块的克隆体,可以分成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纵向的克隆体需要由横向的克隆体克隆出来,这样才好实现每一列的克隆体数量都不一样的效果。
本体
本体负责克隆最下面一排的一阶克隆体,上面的方块是本体的素材,大家可以直接保存使用。一个方块宽度是24,舞台的宽度是480,所以克隆20次就能把屏幕底部铺满。
注意level是一个仅适用于当前角色的变量(私有变量)。
一阶克隆体
level等于1的克隆体就是一阶克隆体,一阶克隆体的任务是克隆出二阶克隆体。
二阶克隆体
二阶克隆体的指令里,比较重要的是两个:一是根据编号设置坐标;二是越早克隆出来的二阶克隆体,要越晚消失。
友情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深入地理解每一个指令所起到的作用,最好能自己再把程序做出来,这样学习效果才更好。
另一个例子
再看另一个二阶克隆的例子,下面的圆点,一阶克隆体负责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二阶克隆体负责在一阶克隆体的末端进行扩散。为了展示不同的效果,我把旋转的角度做成变化的了。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