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农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多少文化,就是会种地,种了一辈子地。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泥地里摸打滚爬,身上总是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和父亲去春耕。三月的东风吹暖了大地,也吹软了被寒冬冻硬的泥土。这时候父亲扛着铁犁牵着牛,我跟在父亲身后,不远处是一片返青的小麦地,绿油油的像染了色一样。
为什么喜欢春耕,现在想想可能是我喜欢闻泥土的气息,春风吹醒的泥土被犁头从深处翻出总是会散发出独有的香气,这香气掺杂着腐质的草香和土地深处的清凉,总是让我闻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看父亲不紧不慢的耕种节奏,我坐在田埂上,父亲在地里,犁头一深一浅,吆喝一长一短就像在谱一首三月里希望的曲子,不急不燥,转眼半亩地都成了整齐的一垄一畦……儿时所经历的这些都深深地留在了我心里。
靠着一亩三分地的收成父亲硬是把我供到了大学,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但心里却永远割舍不掉对土地的情感。每当假期回家总是回到地里走走转转,赶上农忙便会和父亲一起下地。父亲平时话不多,但一到地里,就像到了他的主场,一边和我预计着今年的收成,谈论着麦子玉米地瓜,一边又细心地抚弄着他的庄稼。
“种地弄庄稼可不是急活计,你得慢慢去弄。播种收割都得按照节气时令,早一天不熟,晚一天落果。别小瞧这颗种子,照着它的性子抚弄,别急别躁,到秋里就会有喜人的收获。”这是父亲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没想到就是这句话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深深的影响了我。我从事的是教师行业,接触到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我眼中的这些孩子可能就是父亲眼中等待春播的种子,一个个一颗颗隐藏着生命的潜力和未来的希望,你永远都看不透他们究竟有多少可能。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向着工厂化发展,孩子被送进学校就像一块原料被送进加工车间,我们给他们提供一模一样的模子和版式,通过高效的打磨训练,给定统一的标尺,合格的将会被送进下一道工序中进行再加工深加工,不合格的则被弃之不用!细思极恐!试想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的孩子与一个个冷冰冰的工业产品有什么区别呢?
孩子绝不是工人眼中的原材料而是像父亲眼中的庄稼,是有灵性和生命力的。做教育不能像工人一样按照标准生产产品而是像农民一样按照时令抚弄庄稼。正像父亲说的那样:”种地弄庄稼可不是急活计,你得慢慢去弄。播种收割都得按照节气时令,早一天不熟,晚一天落果。别小瞧这颗种子,照着它的性子抚弄,别急别躁,到秋里就会有喜人的收获。”做教育培养孩子不能心急,需要按照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用农民的情怀做教育,不急不躁,依据时令,一定会在秋里有喜人的收获……